- 相關推薦
傳統(tǒng)儒家義利觀考辨
"義"在傳統(tǒng)儒家思想中極為重要,位居"仁"之次,其解甚多.歸結起來,不外乎三個方面:一為本體之"義",二為義理之"義",三為適宜之"義".在中國思想史上,卻忽略了其間的差別,并將"義"與"利"絕對地對立開來,從而導致對傳統(tǒng)儒家義利觀認識的偏頗.這其中既有文本本身的原因,亦有詮釋過程中問題.因此,對其作進一步的考辨不僅是必要的,且具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作 者: 宋開之 趙鵬 作者單位: 宋開之(河海大學,人文學院,江蘇,南京,210098)趙鵬(銅山縣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江蘇,銅山,221008)
刊 名: 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003 5(4) 分類號: B222 關鍵詞: 傳統(tǒng)儒家 義利觀 考辨 合宜 適度【傳統(tǒng)儒家義利觀考辨】相關文章:
先秦儒家的義利觀05-22
經濟人假說與儒家義利觀04-27
神圣化的義利觀轉向平民化的義利觀-儒家義利觀的現(xiàn)代詮釋04-29
先秦儒家義利觀的基本精神及其得失04-28
中庸、中和考辨04-27
龍源考辨04-28
玉瓚考辨04-28
瑴、(瑴)考辨04-28
傳統(tǒng)義利觀之反思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