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合成生命之夢
對于極端的活力論者來說,不僅生命與非生命有著不可逾越的界線,而且構造生命的物質(zhì)與組成非生命的物質(zhì)之間也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在1828年,德國化學家維勒(F.Wohler)人工合成了存在于生物體的一種有機物--尿素,第一次打破了"生"與"死"的物質(zhì)壁壘.從此,人工合成生命成了生命科學工作者的一個夢想.在1960年代,中國科學家通力合作,采用化學方法首次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zhì)--胰島素,在人工合成生命的征途上跨出了一大步.隨著后基因組時代的到來,科學家又奏響了合成生命的新樂章.
作 者: 吳家睿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 刊 名: 科學(上海) PKU 英文刊名: SCIENCE 年,卷(期): 2004 56(3) 分類號: 關鍵詞: 人工合成 生命 合成生物學【合成生命之夢】相關文章:
《力的合成》教案03-30
除皺之夢04-26
《運動合成與分解》教案01-23
有機合成說課稿04-28
PbTe的高溫高壓合成04-27
秋之夢作文02-19
綠色之夢作文08-04
蝶之夢作文07-27
飛天之夢作文07-19
冬之夢作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