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這些事,早知道,早受益!
看老板的為人,先看老板身邊的“紅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意思想必大家已經再清楚不過了,一個人選擇跟另一個人的關系親密,一定是這兩個人在某些地方有“氣味相投”的地方。當然,老板和員工都有利益關系,那么為什么老板會跟張三關系好,跟李四關系就不好呢?
張三愛玩,老板最起碼不是一個好靜的人,李四是個憤青,說明老板容易接受理性的觀點。
我為什么要把小標題的紅人加上“”號,就是因為我們在觀察一個人的時候,不要只看這個人跟誰走的近,更要看這個人跟誰走的遠。群體意識之中的互動效應,就是在兩種思想或者觀點發(fā)生碰撞的時候,整個群體會表現(xiàn)出一種怎樣的處理態(tài)勢。而我現(xiàn)在正在說的群體,實際上你也可以看作是兩個人之間的關系。
職場是一個很復雜的社交場所,也許我們不能夠單純的以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來判斷出某件事情的發(fā)展方向,但是了解了彼此之間的利弊關系和喜好差異,會讓我們在考量立場的時候更容易“坐對位置”。
面對現(xiàn)象,不要過于專注分析內在的東西
曾經跟一個國企老勞資聊過關于“人”的事情,她說人這東西,面子是拼出來的,里子是攢出來的。意思就是說面子這個東西是別人怎么看你,然后你以什么樣的方式或者姿態(tài)去讓別人關注,里子是你怎么看你自己,有的時候個人的里子也會讓他人了解到,面子和里子同樣重要,在王家衛(wèi)的電影《一代宗師》里曾經淺析過這樣的關系。
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要以剖析的手法去解讀,探究內里的事實,也是要從外面的表象入手,而表象體現(xiàn)的東西,很多人認為這其中有“偽裝”的成分,不真實,他們想知道真實的樣子是什么。
受到了侮辱和排斥,有教養(yǎng)的人和粗鄙的人表現(xiàn)情緒的方式確實會有很大不同,但是他們內心所想的東西,你怎么會知道絕對的不一樣?或者說,我們通過對人的觀察和經過某種測試,就真的能夠完全得出對一個人對于各方面的態(tài)度上的了解嗎?
人是會變的。而促使人發(fā)生改變的因素,可不僅僅跟時間和經歷有關。
事態(tài)的發(fā)展,其實有時候也是這樣。
不是只有你一個人不想加班
我曾經在知乎這個平臺上看到過一個點贊數(shù)極高的答案,這個答主以宣告某種權利的姿態(tài)去告誡管理者們“加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第一次看到這個回答的時候,最深的感覺并不是這個答主很會抓住人心,而是為什么這樣有典型偏意的回答能夠得到這么多人的認可。
沒有人喜歡加班,也沒有人喜歡拖欠工資,更沒有喜歡自己的公司垮掉后導致自己成為無業(yè)游民。
事實上,我們大多數(shù)人喜歡聽到一些跟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且?guī)в蟹e極引導的聲音出現(xiàn)。我也是這樣,比如我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當我聽到那些認為“讀書不如看電影”這樣的觀點時,我的內心也會有所激瀾,這個時候如果有個人站出來大聲的說:“沒有讀過原著就去看電影的人永遠了解不了劇情的深意!”那么我未必會大聲的聲援這樣的家伙,但最起碼,我不反感這樣的聲音存在。
可是事實上,很多事情的擺在事實的鏡子前,反射出的是較為殘酷而且有些丑陋的面容讓你不樂于接受,更有些事情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因素會讓本來單純的情況變得復雜,人在學會獨立思考的過程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先認清現(xiàn)狀。
我也不喜歡加班,但是有的時候不加班完不成工作,完不成工作我就沒有獎金可拿!
【這些事,早知道,早受益!】相關文章:
早知道作文08-17
早知道就好了作文08-23
比早的作文11-09
關于早的作文07-28
經典早教故事03-10
受益無窮作文11-10
這些花兒作文07-24
這些日子作文10-28
關于早的作文(優(yōu))12-01
廚房的早教方法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