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人人妻人人,cao78在线视频,福建一级毛片,91精品视频免费观看,高清另类图片操逼,日本特黄特色大片免费看,超碰欧美人人澡曰曰澡夜夜泛

《秋懷》原文

時間:2024-03-01 13:54:43 好文 我要投稿

《秋懷》原文

《秋懷》原文1

  [宋]歐陽修《秋懷》

  節(jié)物豈不好,秋懷何黯然。

  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

  感事悲雙鬢,包羞食萬錢。

  鹿車終自駕,歸去潁東田。

  注釋:

  1、本篇為英宗治平二年(1065)在汴京作,是作者在這個時期所作的一系列“思潁詩”中的一篇。

  2、酒旗:舊時酒店門前懸掛的布招牌。

  3、悲雙鬢:悲嘆頭發(fā)已經花白。

  4、包羞食萬錢:對自己空居高位享受豐厚的俸祿感到羞愧。包羞,承受羞辱!吨芤住し褙浴罚骸鞍撸徊划斠!敝杆魉鶠檫`義失正,一切只有恥辱。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5、鹿車自駕:典出《后漢書》卷八十四《鮑宣妻傳》:“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xiāng)里!边@里指歐陽修想要辭官歸隱。鹿車,一種用人力推挽的小車。

  賞析:

  這首作于治平二年(1065)的.五言律詩,真實地反映了歐陽修晚年的政治處境和心情。細察作者履歷可知,這一年他兩次上書要求辭去參知政事(副宰相),但都未獲允準。此前他先在立英宗的問題上和富弼有矛盾,接著在議定英宗生父濮王的稱號上,又與司馬光意見沖突,發(fā)生所謂“濮議”之爭。因此思想很消沉,歸隱的念頭十分強烈。在這種背景下,此詩感嘆國事,自傷衰老,羞于食厚祿而憤然思歸隱,這正是他當時消極頹唐心態(tài)的形象化的呈現(xiàn)。全篇字句凝煉,詩意濃縮,章法嚴謹,藝術表現(xiàn)手法十分高超。作者還成功地以樂景寫愁情,這主要表現(xiàn)在“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一聯(lián),它道盡秋日之佳趣,并借此反襯出作者黯然神傷的意態(tài)。這首詩廣為后來的詩話家所稱道,“西風”“細雨”一聯(lián),更被公認為描寫秋景難得的佳句。宋人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引《雪浪齋日記》道:“或疑六一詩,以為未盡妙,以質于子和。子和曰:‘六一詩只欲平易耳。如: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豈不佳?晚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豈不似少陵?’”方回稱贊此聯(lián)“全不吃力”(《瀛奎律髓》卷十二《秋日》)。近人高步瀛《唐宋詩舉要》也評點此聯(lián)曰:“名雋。”他們都未能說明這一聯(lián)詩究竟好在哪里。我們認為它好就好在不用一個虛字,不著半點雕飾,而純用白描,不僅寫出了典型的季節(jié)風物,而且寄寓了詩人的思想感情。

《秋懷》原文2

  閑居秋懷,寄陽翟陸贊府、封丘高少府原文

  今日霖雨霽,颯然高館涼。

  秋風吹二毛,烈士加慨慷。

  憶昔皇運初,眾賓俱龍驤。

  解巾佐幕府,脫劍升明堂。

  郁郁被慶云,昭昭翼太陽。

  鯨魚縱大壑,鸑鷟鳴高岡。

  信矣草創(chuàng)時,泰階速賢良。

  一言頓遭逢,片善蒙恩光。

  我生屬圣明,感激竊自強。

  崎嶇郡邑權,連騫翰墨場。

  天朝富英髦,多士如珪璋。

  盛才溢下位,蹇步徒猖狂。

  閉門對群書,幾案在我旁。

  枕席相遠游,聊欲浮滄浪。

  八月白露降,玄蟬號枯桑。

  艤舟臨清川,迢遞愁思長。

  我有同懷友,各在天一方。

  離披不相見,浩蕩隔兩鄉(xiāng)。

  平生霞外期,宿昔共行藏。

  豈無蓬萊樹,歲晏空蒼蒼。

  【翰墨場】猶翰墨林。南朝宋謝瞻《張子房詩》:“濟濟屬車士,粲粲翰墨場!碧贫鸥Α秹延巍吩姡骸巴羰奈,出游翰墨場。”宋張孝祥《鷓鴣天·上元設醮》詞之三:“憶昔追游翰墨場,武夷仙伯較文章!遍e居秋懷,寄陽翟陸贊府、封丘高少府注釋

《秋懷》原文3

  秋宵月下有懷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朝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翻譯

  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瑩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濕了一樣。在如此美麗的月光下,寒鵲不知道該到哪里棲息,而螢火蟲也不敢和月光爭一點光亮,隨著卷起的門簾飛進了房間。鄰杵夜聲急,而這個時候從鄰居那邊傳來的杵聲在寂靜的'秋夜里顯得那么清晰急躁,F(xiàn)在回想,已是無言,唯有對著明月許愿:請在每個灑滿月光的夜晚多停留片刻,因為每一滴月光,都帶著我的思念。

  賞析:

  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武后永昌元年)。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

  一座傾服,為之擱筆。他和王維交誼甚篤。傳說王維曾私邀入內署,適逢玄宗至,浩然驚避床下。王維不敢隱瞞,據實奏聞,玄宗命出見。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放歸襄陽。后漫游吳越,窮極山水之勝。

《秋懷》原文4

  會真[一],相思債。花箋象管[三],鈿合金釵[四]。雁啼明月中,人在青山外[五]。獨上危樓愁無奈,起西風一片離懷。白衣未來[六],東籬好在,黃菊先開。

  注釋

  [一]會真詩:唐代詩人元稹有《會真詩三十韻》,寫了一對青年男女自由結合的故事,他的傳奇《鶯鶯傳》敘寫同一內容。

  [二]相思債:沒有償還的男女愛情之債。

  [三]花箋:精致華麗的信箋。

  [四]鈿(dian)合金釵:用黃金珠玉嵌成花紋的盒子叫鈿合。白居易《長恨歌》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此用其曲。

  [五]人在青山外:這是從歐陽修《踏莎行》的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句子中點化出來的.。

  [六]白衣未來:此用陶潛的故事,陶潛九月九日無酒,獨坐東籬從菊間,適白衣送酒來,就飲盡歡。白衣,古代給官府當差的人。

《秋懷》原文5

  原文

  酬彭州蕭使君秋中言懷

  右職移青綬,雄藩拜紫泥。江回玉壘下,氣爽錦城西。

  皋鶴驚秋律,琴烏怨夜啼。離居同舍念,宿昔奉金閨。

  賞析

  擅長委婉含蓄地表達女子情懷,如獻衷心:見好花顏色,爭笑東風。雙臉上,晚妝同。閉小樓深閣,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滿衣猶自染檀紅。恨不如雙燕,飛舞簾櫳。春欲暮,殘絮盡,柳條空。如此間景間情,曲曲折折、層層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別的內心感受。重視歌詞的'形式,也重視歌詞的內容,只是他認為,曲子詞主要是為上層社會游樂歌唱用資羽蓋之歡的,詞是艷曲,而文人詞又不同于民間詞。這種主張有進步意義,也有局限,但它卻代表著部分詞人的看法,他們的創(chuàng)作實踐也與此基本一致。

《秋懷》原文6

  原文:

  悵然集漢北。

  還望岨山田。

  沄沄百重壑。

  參差萬里山。

  楚關帶秦隴。

  荊云冠吳煙。

  草色斂窮水。

  木葉變長川。

  秋至帝子降。

  客人傷嬋娟。

  試訪淮海使。

  歸路成數千。

  蓬驅未止極。

  旌心徒自懸。

  若華想無慰。

  憂至定傷年。

  詩詞賞析:

  江淹早歲以一介寒士受知于宋建平王劉景素,景素愛好文學之士,江淹在南兗州做過景素的僚屬,后淹因事系獄,自獄中上書,“景素覽書,即日出之”(《南史》本傳)。景素出鎮(zhèn)荊州,江淹從之鎮(zhèn),其時約當公元472年(明帝泰豫元年)至公元474年(后廢帝元徽二年)間,江淹集中寫荊山漢水風物的詩即作于這幾年。

  全詩十六句,前八句著重寫景,繪出關山重疊、煙水蒼茫的秋色圖卷;后八句轉向抒情,抒發(fā)歸路迢遞、飄零自傷的憂思情懷。首聯(lián)總領寫景,開頭即以“悵然”點明此行抑郁惆悵的心境,為全詩定下了基調!皾h北”則交代地點。詩人回首眺望“岨山田”,觸景生情,引出了這篇詩章!皼V沄”,水流回轉貌,如《楚辭》中漢王逸《九思·哀歲》云:“窺見兮溪澗,流水兮沄沄。”此聯(lián)寫群山綿延,高下參差,溪澗溝壑,縱橫錯互的景象,氣勢壯觀雄偉!皼V沄”狀水之蜿蜒曲折,“參差”寫山之錯落聳峙,“百重”以對“萬里”,均形容其廣袤。此聯(lián)從不同的方面寫出了荊襄山水博大雄奇的姿態(tài)。

  如果說上聯(lián)是寫其全貌的話,那么下一聯(lián)則進一步從地理形勢上烘托出景物的特色。詩人的眼光已不局限于荊襄一地,而是放眼遠眺,神游故國,西北至秦隴,東南至吳越。荊山居江漢平原之西鄙,雄關險隘,屏障楚地,迤邐至西北則是秦嶺大巴山和黃土高原,而江漢平原又如同通向長江三角洲的門戶,河川網絡猶如血脈相連。這一聯(lián)概括了荊襄江漢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實有深意存焉,這一點在下面再加揭示。從用筆看,這一聯(lián)也是工整的對偶,動詞“帶”與“冠”尤為傳神,前者展現(xiàn)了層巒逶迤的壯闊景象,后者描畫出浮云籠罩的南國風光。出句以雄關絕塞表現(xiàn)出蒼茫凝重的格調,而對句則以云煙連綿傳達出旖旎曼妙的情思,這一對比如同宋代山水畫中荊浩、關仝的疊嶂丘壑之于董源、巨然的淡煙輕嵐,色彩迥異的意象構成的對偶,避免了合掌雷同,收到了相反相成的效果。

  下一聯(lián)筆勢收攏,又落到了眼前的草木之上。草色轉為枯黃,好像將原來的翠綠收藏起來了,故謂之“斂”;“窮水”乃荒遠之水,它與草色共同構成了一個秋氣肅殺的.意境。“木葉”句令人想起《九歌·湘夫人》中的名句:“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而“變”的修辭又令人憶及謝靈運《登池上樓》中的警策:“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蹦救~紛紛墜落,改變了原先水木交映的河上景色,此處妙在將“變”用作使動詞,造語不同凡響。事實上整個這一聯(lián)都有模擬謝詩的痕跡,雖然彼寫春景,此擬秋色,但都表現(xiàn)出星移物換的微妙變化。當然江淹之句難以與謝詩的自然天成相比擬,其得之模擬,終落第二義!拔耐ㄔ婓w總雜,善于摹擬”(鐘嶸《詩品》),于此可見一斑。

  “草色”一聯(lián)已暗逗秋意,到“秋至”一句則點明秋天的來臨。這一句也是化用《湘夫人》中開頭的句子:“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边@兩句在《湘夫人》中原與上引的兩句緊相銜接。這里,在表現(xiàn)秋色由晦轉明時,詩人通過化用的意象成語的內在聯(lián)系,使詩的上下兩半意脈貫通,很自然地過渡到抒情部分。詩人宦游他鄉(xiāng),故以“客人”自稱;“傷嬋娟”則是悲傷帝子在此清秋時節(jié)降臨水邊,伶俜飄零!澳宽痦鹳獬钣琛保菓n傷的目光使詩人油然而生同病相憐之情。“嬋娟”,姿態(tài)美好貌,在此指代帝子,亦即神女。江漢間流傳著許多惝恍迷離的神話傳說,像鄭交甫于漢皋遇二神女,解佩相贈之事即是其一。據《水經注·沔水》載,襄陽縣北之方山,“山下水曲之隈,云漢女昔游處也,故張衡《南都賦》曰:‘游女弄珠于漢皋之曲!瘽h皋即方山之異名也!笨梢娫娙嘶贸o并非鑿空而道、無中生有,而是切合其地方人文特色的。

  下一聯(lián)寫其欲歸不成,歸途漫漫之感!霸囋L”猶言“欲訪”;“淮海使”,揚州的地方長官。東晉以還,北人南遷,多聚居于揚州一帶,所謂的僑置州郡也多設于此。史載江淹“起家南徐州從事”,又曾“隨景素在南兗州”,“尋舉南徐州秀才對策上第”(《南史》本傳),上述兩個僑置州在劉宋時即以京口、廣陵為治所,詩人故將淮海視為自己的故鄉(xiāng)!芭铗尅本湟耘畈葑詻r,蓬草的飄轉不定正如其無止境的游宦生涯。飄蓬的意象由來已久,而建安詩人尤喜用之,如曹植的《雜詩》云:“轉蓬離本根,飄飄隨長風。何意迥飚舉,吹我入云中。高高上無極,天路安可窮!”幾可作此句詩的注腳!办盒摹奔葱撵,語出《戰(zhàn)國策·楚策》,意謂中心不安如懸掛的旌旗飄搖不定。“徒自懸”猶言內心的懸念不安只是自費苦心,徒勞無益。此處詩人也有其言外之意,且留待下面一并交代。

  最后一聯(lián)感嘆歲月蹉跎,憂多傷身!叭羧A”猶言“若英”,即若木之花。若木是神話中生長于西方日入處的樹木。《山海經·大荒北經》稱:“上有赤樹,青葉赤華,名曰若木!惫弊ⅲ骸吧鑫,附西極,其華光赤下照地!比裟局馊A后人也用來指時光!峨x騷》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鼻呐e動,據王逸的解釋,是“折取若木,以拂擊日,使之還去”,“或謂拂,蔽也,以若木鄣蔽日,使不得過也”(《楚辭章句》)?傊,都是挽留光陰之意。詩人在此感嘆,光陰如逝水無情,即使想借助若木加以挽留,也是徒勞無謂,憂思叢集,只會使自己傷神減壽。詩的最后這種深沉的憂傷與開頭的“悵然”相呼應,令讀者久久回味。

  那么詩人的憂傷又是因何而生的,聯(lián)系其身世遭遇就不難明白這種感情的內涵。他對劉景素深懷知遇之感,此時正隨劉在荊州任上。荊州地處上游,為扼制東南的軍事重鎮(zhèn),劉在僚屬的勸唆下圖謀反叛,江淹苦諫而景素不納。諫云:“殿下不求宗廟之安,而信左右之計,則復見麋鹿霜露棲于姑蘇之臺矣。”(《梁書》本傳)殷鑒不遠,東晉桓玄據荊州謀反即遭敗亡,詩人預感到景素覆滅的下場,因而悲從中來,不能自已。后來景素移鎮(zhèn)京口,果然兵敗被殺,江淹則因受貶而幸免于難。所謂“旌心徒自懸”正表現(xiàn)出詩人苦諫不從的憂慮。

  前人稱江淹之詩“悲壯激昂”(李調元《雨村詩話》),“有凄涼日暮,不可如何之意”(劉熙載《藝概》),洵為的論。此詩前半寫山河之壯偉,地勢之重要,本應是拱衛(wèi)中樞的屏藩,現(xiàn)在卻醞釀著一場動亂,故后半傾訴出深沉的憂傷,其中既有身世感懷,又有國事之慨。深沉的憂思與雄峻的山河相為表里,故有悲壯之氣。這里值得一提的是,詩人多處化用了楚辭的意象與成語,這不光是一個修辭問題,更主要的是詩人與屈原的情思相通。荊州治所江陵即為楚之郢都,屈原青年時代被讒去郢,即向北流浪,至于漢北,所謂漢北即樊城一帶(據林庚考證,參見其《民族詩人屈原》一文)。這和江淹所處的地域正好吻合,屈原的憂國傷時不能不激起詩人的共鳴。江漢流域的地理環(huán)境、人文傳統(tǒng)為詩人的感情提供了一個合適的載體,他之化用楚辭也就十分自然,由此也增強了全詩的悲劇色彩。

《秋懷》原文7

  秋懷二首

  作者:黃庭堅

  朝代:宋朝

  秋陰細細壓茅堂,吟蟲啾啾昨夜涼。

  雨開芭蕉新閑舊,風撼篔簹宮應商。

  砧聲已急不可緩,檐景既短難為長。

  狐裘斷縫棄墻角,豈念晏歲多繁霜。

  茅堂索索秋風發(fā),行遶空庭紫苔滑。

  蛙號池上晚來雨,鵲轉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絕。

  湖水無端浸白云,故人書斷孤鴻沒。

  賞析:

  這組詩,翁方綱?摹渡焦仍娙窊f本收在《外集補遺》中,下注“熙寧八年(指1075年)北京作”。公元1075年,作者三十一歲,宋代的北京即今河北大名,當時作者在那里任國子監(jiān)教授。

《秋懷》原文8

  秋懷

  涼葉蕭蕭散雨聲,虛堂淅淅掩霜清。

  黃華自與西風約,白發(fā)先從遠客生。

  吟似候蟲秋更苦,夢和寒鵲夜頻驚。

  何時石嶺關山路,一望家山眼暫明?

  翻譯

  一片片寒葉輕輕地飄灑,就像是傳來沙沙的雨聲;虛寂的廳堂秋風淅淅,遍地鋪蓋著露冷霜清。

  門外,黃菊依舊與西風相約而至;屋里,白發(fā)已先為遠客伴愁而生。

  我好比知時應節(jié)的鳴蟲,吟唱之聲逢秋更苦;我又似是孤棲寒枝的烏鵲,懷鄉(xiāng)之夢入夜屢驚。

  石嶺關山的小路呵,何時才能夠再次登臨;望一眼家鄉(xiāng)的山水呵,我的`雙眼頓時閃耀出喜悅的光芒?

  注釋

  涼葉:在寒風中的樹葉。

  蕭蕭:落葉聲。

  散:散播﹑散發(fā)。

  雨聲:指落葉聲像雨聲一樣。

  淅淅:風聲。

  掩霜清:即掩于霜清,意思是被清冷的秋霜遮蓋著。掩,鋪散,遮蓋。

  黃華:指菊花。華,同“花”。

  遠客:遠離家鄉(xiāng)的客子。

  候蟲:隨季節(jié)而生或發(fā)鳴聲的昆蟲,如秋天的蟋蟀等。黃庭堅《胡宗元詩集序》

  說:“候蟲之聲,則末世詩人之言似之。”

  眼暫明:指因喜悅而眼神頓時明亮起來。

  暫:頓時。

  鑒賞

  金宣宗興定二年(1218),詩人從三鄉(xiāng)鎮(zhèn)移居登封,過上了比較安定的生活。然而,戰(zhàn)爭的形勢卻日趨險惡。當年九月,蒙軍主帥木華華黎集結大軍,包圍了太原,并攻破了濠垣,詩人面對破碎的山河,懷舊淪陷的故鄉(xiāng),心中抑郁難平。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候蟲和寒鵲自喻,抒發(fā)了流落他鄉(xiāng)的凄涼苦悶和對于家鄉(xiāng)的殷切懷念。

《秋懷》原文9

  《清江引·秋懷》原文

  元代:張可久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

  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西風送來萬里之外的家書,問我何時歸家?

  鴻雁在紅葉滿山的季節(jié)呼喚著同伴南遷,而離人卻對著黃花遍地的景色沉醉其中,聽著雨打芭蕉的聲音,卻只能籍著秋夜的清涼,但愿做個好夢,能夢回家鄉(xiāng)探望親人。

  注釋

  ①清江引:曲牌名。

 、谖矗菏裁磿r候。

  ③紅葉天:秋天。紅葉,楓葉。深秋楓葉紅遍,霜林如醉。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④黃花地:菊花滿地。

  賞析

  秋風中接到家信,遠自萬里之外寄來,諄諄“問我歸期未”,這兩句從空間和時間的兩個方面表現(xiàn)了“我”與“家”的暌隔。而詩人未對來信的殷望作任何正面的答復,僅是鋪排了自己所處客鄉(xiāng)的秋景!凹t葉天”、“黃花地”,顯然受了《西廂記·長亭送別》中“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的啟導,而《西廂記》又是移用了范仲淹《蘇幕遮》詞的“碧云天,黃葉地”,亦為感秋之作。紅葉黃花勾勒了清秋的輪廓,色彩鮮明,但卻有一種蒼涼冷頹的情韻。尤其是作者在這一背景中添現(xiàn)了“雁”、“人”的活動主角,且雁啼于天,人醉于地,便使這種蒼涼冷頹發(fā)揮到了極致!把闾洹弊顮砍钊呛蓿叭俗怼眲t是為了忘憂,而“芭蕉雨聲秋夢里”,秋雨的蕭疏冷酷,使得鄉(xiāng)夢也為之驚醒。這三句景句無不暗寓著人物的客鄉(xiāng)況味和主觀感受,代表著詩人的“秋懷”。深沉的鄉(xiāng)思與有家難歸的羈愁,便足以回答“歸期未”的提問了。

  這三句是作者收信后無言的感受,但它也可以視作詩人因家信問起歸期而惆悵苦悶的應接?梢赃@樣想象:詩人因在現(xiàn)實上不可能回到萬里以外的鄉(xiāng)園,無語可復,心中充滿了憂愁與歉疚。他抬頭望天,想看看那傳書的鴻雁可在,結果發(fā)現(xiàn)“雁啼紅葉天”,大雁似乎也在為他發(fā)出悲鳴。滿地秋菊盛開,但那并不是故園的黃花,詩人只能借酒狂飲,在酩酊中暫忘鄉(xiāng)愁。入夜了,他希望能在夢中實現(xiàn)回鄉(xiāng)的心愿,可是“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白居易《夜雨》),蕉葉上的雨聲又無情地提醒著他的孤寂!皢栁覛w期未”,不敢答復,至此也無須答復。小令的這三句景語,在時間的跨度上可前可后,代表了“秋懷”的一貫凄涼,確實是頗見妙味的。

  應該說這個概括在這首短小精悍的曲里能夠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至于熔鑄名句這點,恐怕元曲三百首里沒有多少非香艷的題材的作品能跳出唐宋的成就。

  回到曲上,“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看似簡單,實則也簡單明了,直奔主題,唯一比較特別之處是以西風送信,這個并不是很多見,古人一般是魚傳尺素,雁寄歸思,青鳥傳音,西風送信便是把西風擬人,賦予看似凜冽的西風一點人情味;“問我歸期未”,平實卻親切,仿佛正面對面問話一般。又令人想起“道是歸期未有期”這種情懷,有點淡淡哀愁?梢,這兩句應該沒有經過太多斟酌,完全是作者的真情實感的流露,因此讀來也沒有絲毫矯揉造作之感。

  “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這一句其實頗為經典,既充分體現(xiàn)張可久“清麗派”的作風,又充分體現(xiàn)曲在營造意境上對詩詞手法的傳承,強調了一種有構圖講究的圖畫般的美感。這一句卻能夠從人的多種感官角度把一種寫來寫去的思鄉(xiāng)情懷具體化,形象化,把主觀感受融入客觀景物里,雖是一種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又因作者能對顏色、聲音、煉字、音韻都做出很好地把握,使得此曲經得起反復的品讀!凹t葉”“黃花”秋意盡顯,顏色鮮明,令人印象深刻,腦海中立即出現(xiàn)相似的'畫面;“啼”“醉”可以說是有煉字的功夫在內的,雁啼雖不同于杜鵑啼,但只要說到啼聲,總是會有些感情在其中,無非雁就是像“我”一樣,呼喚著同伴南遷,順便一提,張可久是浙江人,也就是南方人,那么北雁南飛對于他的意義就更為具體了,而這啼聲中,也夾雜著一些復雜的情緒,也許隱含了悲傷、急切、思念、擔憂等等,醉,作者認為黃花遍地的景色醉人,但有道是景不醉人人自醉,能夠歸鄉(xiāng)的喜悅心情才真正讓作者沉醉其中;芭蕉雨聲秋夢里,芭蕉在古代是有特定所指的意象,一般指代愁思、閨思、鄉(xiāng)懷、悲涼,而雨打芭蕉一般是指愁上加愁,不可排解。李清照就常用芭蕉的意象。作者是十分心急的,急得發(fā)愁,也許正遇上某些事,回鄉(xiāng)無望,因而聽著雨打芭蕉的聲音,似乎只能籍著秋夜的清涼,做個好夢,夢回家鄉(xiāng)探望親人。

  從押韻這方面來說,不看曲有沒有固定韻位,應該是沒有的,“里”“未”“地”“里”都是有押韻的,故而朗讀起來,此曲也是瑯瑯上口,音韻和諧的。

  當一句話,一首曲有一種讓人在相似的情形下想起的力量時,已經可以算是成功的作品。正如每逢秋夜下雨時,都會想到“芭蕉雨聲秋夢里”以及另一些無名氏的作品“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樓外涼蟾一暈生,雨余秋更清”把幾種意境重疊在一起,然后整理起自己種種的愁緒。

  本詩前兩句,作者道出自己的鄉(xiāng)思情。然而這種鄉(xiāng)思情有多深有多濃?作者沒有直接外露,卻是以“西風”“紅葉”“黃花”“芭蕉”“秋雨”這些富有季節(jié)特征的一組景物構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濃麗的秋景圖,襯自己濃濃的鄉(xiāng)思情。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笔窃跉w未有期但又存在著“何當共剪西窗燭”可能的情形下,生慨于寄身之處的旁景。而本作連“未有期”的吐訴都鼓不起勇氣,心上的傷口就可想而知了。

  出處

  此小令為作者秋風中接到遠自萬里之外寄來的家信時,內心流露出的真情實感,具體作年不詳。

  習題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點染出怎樣的畫面?“芭蕉雨聲”烘托出怎樣的情思?

  2.這首小令的后三句與“問我歸期末”是什么關系?試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3.簡要分析這首詩的意境。

  4.作者抓住哪些景物點染出怎樣的畫面?(2分)

  5簡析."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的表現(xiàn)手法。(3分)

  閱讀答案

  1.作者從自然景物入手,通過視覺,如西風、紅葉、黃花、芭蕉和聽覺,如雁啼、雨聲的描寫,細膩而形象地渲染出作者思鄉(xiāng)情切。“芭蕉雨聲”烘托出作者因無法回鄉(xiāng)而心生焦慮,但焦急之情卻無從排遣。此時的芭蕉雨聲就越發(fā)顯得惱人心緒。

  2.“問我歸期未”是詞的中心句,悲傷、惆悵的氛圍由此展開。詞尾以夢結束,

  3.這首詩取西風、雁啼、紅葉、黃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節(jié)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種濃深的秋意,蕭瑟中帶著熱烈,抒發(fā)了游子身處異地,思念家鄉(xiāng)的濃烈的愁情,全詩以景襯情,以情馭景,情景交融。

  4.用“西風”“紅葉”“芭蕉”“雨聲”(至少寫出4個)(1分)點染出一幅蕭瑟的秋景圖。(1分)解析:“西風”“紅葉”“芭蕉”“雨聲”這些都富有季節(jié)特征的常見意象,秋意盡顯,顏色鮮明,一組景物構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濃麗的秋景圖,襯托出自己濃濃的思鄉(xiāng)情。

  5.①“問歸期”卻以景作答,融情于景將主觀感受融入客觀景物;(1分)②借北雁飛翔于如醉的霜林和在長空地哀啼;詩人在黃花滿地的疏籬邊醉飲;秋雨打蕉葉驚醒思鄉(xiāng)夢的形象畫面,寫出了作者因不能回鄉(xiāng),力求排解郁結心中的的思鄉(xiāng)懷遠之情而不得的苦悶。

《秋懷》原文10

  「作品介紹」

  《秋懷詩十一首·其七》的作者是韓愈,被選入《全唐詩》的.第336卷。

  「原文」

  秋懷詩十一首·其七

  作者:唐·韓愈

  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

  我無汲汲志,何以有此憾。

  寒雞空在棲,缺月煩屢瞰。

  有琴具徽弦,再鼓聽愈淡。

  古聲久埋滅,無由見真濫。

  低心逐時趨,苦勉祗能暫。

  有如乘風船,一縱不可纜。

  不如覷文字,丹鉛事點勘。

  豈必求贏馀,所要石與甔。

  「注釋」

 、偌臣持荆褐讣奔泵γσ郧蟮馈L諟Y明《飲酒二十首》之二十:“汲汲魯中史,彌縫使其淳!

  ②具徽弦:《蓮社高賢傳》說,陶潛“性不解音,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弄以寄其意;,系琴弦的繩。

 、塾U:觀覽。

  ④丹鉛:朱砂和鉛粉。古人點校書籍,用朱筆書寫,用鉛粉涂抹誤字。

 、莓X:同“儋”,容量單位名,容一石(一說受二斛)!稘h書·揚雄傳》:“家無儋石之儲。”

  「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 字退之,洛陽人,文學家,世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之稱。三歲即孤,由嫂撫養(yǎng)成人,貞元進士。曾官監(jiān)察御史、陽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贈禮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贊成改革主張,又反對藩鎮(zhèn)割據。尊儒反佛,比較關心人民疾苦 。

  韓愈在文學上主張師承秦、漢散文傳統(tǒng),積極倡導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觀點。《師說》、《進學解》等,皆為名篇。韓詩力求創(chuàng)新,氣勢雄偉,有獨特風格,對宋詩創(chuàng)作影響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秋懷》原文11

  秋懷

  朝代:元代

  作者:劉永之

  白日行西陸,氣候慘以悽。沈沈夜未旦,皎皎明月輝。

  寒蛩響陰砌,羈鳥鳴高枝。耿耿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天道諒幽遠,人理固多違。命彼西方人,喟然傷我懷。

  翩翩梁間燕,矯矯云中雁。南翔復北逝,時序倏已換。

  駕言出西郊,登高縱游觀。原野何蕭條,流潦方漫漫。

  萇楚有馀悲,下泉興永嘆。安得攜美酒,聊以娛今旦。

  幽幽澗里蘭,娟娟常自好。秋風厲嚴威,零落隨百草。

  芬芳豈不美,衰榮順天道。嗟我平生友,離居心懆懆。

  坐令鬢成素,為歡當及早。晝夜相代更,誰能置懷抱。

  涼飆振庭樹,浮云結重陰。中情忽不樂,拂幾彈鳴琴。

  泠泠多苦調,零淚沾衣衿。遠懷東都士,登彼北邙岑。

  悵然望京洛,五噫發(fā)哀吟。悠悠千載下,誰識古人心。

《秋懷》原文12

  原文:

  秋懷(涼葉蕭蕭散雨聲)

  作者:元好問

  朝代:元朝

  涼葉蕭蕭散雨聲,虛堂淅淅掩霜清。

  黃華自與西風約,白發(fā)先從遠客生。

  吟似候蟲秋更苦,夢和寒鵲夜頻驚。

  何時石嶺關山路,一望家山眼暫明?

  譯文:

  一片片寒葉輕輕地飄灑,就像是傳來沙沙的雨聲;虛寂的廳堂秋風淅淅,遍地鋪蓋著露冷霜清。門外,黃菊依舊與西風相約而至;屋里,白發(fā)已先為遠客伴愁而生。我好比知時應節(jié)的鳴蟲,吟唱之聲逢秋更苦;我又似是孤棲寒枝的烏鵲,懷鄉(xiāng)之夢入夜屢驚。石嶺關山的小路呵,何時才能夠再次登臨,望一眼家鄉(xiāng)的山水呵,我的雙眼頓時閃耀出喜悅的光芒?

  注釋:

  1﹑涼葉:在寒風中的樹葉。蕭蕭:落葉聲。散:散播﹑散發(fā)。雨聲:指落葉聲像雨聲一樣。

  2﹑淅淅:風聲。掩霜清:即掩于霜清,意思是被清冷的秋霜遮蓋著。掩,鋪散,遮蓋。

  3﹑黃華:指菊花。華,同“花”。

  4﹑遠客:遠離家鄉(xiāng)的客子。

  5﹑候蟲:隨季節(jié)而生或發(fā)鳴聲的'昆蟲,如秋天的蟋蟀等。黃庭堅《胡宗元詩集序》說:“候蟲之聲,則末世詩人之言似之。”

  6﹑眼暫明:指因喜悅而眼神頓時明亮起來。暫:頓時。

  賞析:

  金宣宗興定二年(1218),詩人從三鄉(xiāng)鎮(zhèn)移居登封,過上了比較安定的生活。然而,戰(zhàn)爭的形勢卻日趨險惡。當年九月,蒙軍主帥木華華黎集結大軍,包圍了太原,并攻破了濠垣,詩人面對破碎的山河,懷舊淪陷的故鄉(xiāng),心中抑郁難平。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候蟲和寒鵲自喻,抒發(fā)了流落他鄉(xiāng)的凄涼苦悶和對于家鄉(xiāng)的殷切懷念。

《秋懷》原文13

  原文: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注釋:

  未:不

  槐:窗

  聲:深

  翻譯:

  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瑩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濕了一樣。在如此美麗的月光下,寒鵲不知道該到哪里棲息,而螢火蟲也不敢和月光爭一點光亮,隨著卷起的門簾飛進了房間。鄰杵夜聲急,而這個時候從鄰居那邊傳來的杵聲在寂靜的秋夜里顯得那么清晰急躁,F(xiàn)在回想,已是無言,唯有對著明月許愿:請在每個灑滿月光的夜晚多停留片刻,因為每一滴月光,都帶著我的思念。

  賞析:

  這是一首抒情詩,描寫詩人在凝視那一輪明月時的'感懷:似有一絲喜悅,一點慰藉,但也有許多的愁苦涌上心頭,如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滅和人生的坎坷等。這首詩正是在這種情景相生、思與境諧的自然流出之中,顯示出一種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藝術美。

《秋懷》原文14

  《普天樂·秋懷》原文

  元代:張可久

  為誰忙,莫非命。西風驛馬。落月書燈。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兩字功名頻看鏡,不饒人白發(fā)星星。釣魚子陵,思莼季鷹,笑我飄零。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究竟是為誰這樣辛苦奔波?莫非是命中注定。西風蕭瑟瘦馬顛簸,落月下書卷伴一盞昏燈。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紅葉滿山吳江凄冷。為那兩字功名,歲月匆匆不饒人,鏡中人已白發(fā)頻添。垂釣的嚴光,思戀莼羹的季鷹,定會笑我飄零。

  注釋

 。1)西風驛馬:指在蕭瑟西風中驅馬奔忙。

 。2)吳江:即松江,為太湖最大的`支流。

 。3)釣魚子陵:指拒絕漢光武帝征召隱居垂釣的嚴光。

  思莼季鷹:張翰,字季鷹。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

  作者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yǎng)浩合為“二張”。人生坎坷,生平事跡不詳,浙江慶原路(路治今浙江寧波)人。曾多次做路吏這樣的下級官吏,后以路吏轉首領官(以上見曹楝亭本《錄鬼簿》)。錢惟善《江月松風集》中有《送張小山之桐廬典史》,可知其又曾為桐廬典史。至正初年七十余,尚為昆山幕僚(見李祁《云陽集·跋賀元忠遺墨卷后》),至正八年(一三四八)猶在世。一生懷才不遇,時官時隱,曾漫游江南之名勝古跡,足跡遍及江蘇、浙江、安徽、湖南一帶,晚年隱居在杭州一帶。

《秋懷》原文15

  疏雨濕流光,孤倚寒窗。西風卷瘦藕塘香。有限華年無限恨,總有凄涼。

  笛曲惹柔腸,眸濕秋妝。別時羞語遠回廊。堤柳隱舟雙燕舞,還有斜陽!

  楓葉染秋灰,悵望芳菲。蕭蕭葉墜隔年回。滿眼盡愁風欲舞,柳岸舟依。

  蝶戲藕香時,多少心期。月華如水籠長堤。春去落花千里夢,孤影凄迷。

  簾外雨纏潺,秋意悠然。殘紅滿院惹人憐!幾怨薄風蕭錦瑟,冷曲輕彈。

  夢里染花妍,無限春天。別時堤柳燕纖翩。憔悴總關風月事,何處桑田!

  香桂影中花,金斧還斜。嫦娥淚眼濕天涯。若鏡若盤千古過,舊月新夸。

  此景醉人家,秋露桑麻。燭燃心愿拜光華。今夕薄云羞隔面,投影窗紗。

  舟遠水東流,驚起沙鷗。斜陽柳影攬離愁。似有笛聲如昨曲,好夢難留。

  細語話綢繆,云朵悠悠。鏡顏眉蹙點雙眸。紅藕舞香盈瘦袖,風也溫柔。

【《秋懷》原文】相關文章:

秋懷原文賞析02-26

秋懷原文賞析(經典)02-27

秋懷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秋懷》原文賞析及翻譯12-18

秋懷二首原文及賞析02-27

秋至懷歸詩原文及賞析02-27

旅夜書懷原文及賞析11-14

病起書懷原文及賞析02-27

病起書懷原文翻譯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