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筆記-讓孩子永遠擺脫安慰物
入園一個月了,大多數(shù)孩子已基本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并跟著老師參與各項活動,不過總有幾個個別孩子與眾不同,他們很少與人交談,只是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擺弄自己的物品玩具,當別人碰到他們的物品時,他們就會立刻大哭大鬧,而且我還注意到他們每天早上把這些物品帶來后就與之形影不離。而我班就有這樣兩個孩子,他們和所依戀的物品之間到底有怎樣的故事?這些物品對他們到底有著什么樣的意義?而我們又應該怎樣幫助他們減輕對依戀物的過分依賴呢?
故事一:破舊的毛巾
欣研上幼兒園時,手里總拿著一塊破舊的毛巾,不管是吃飯、上廁所、做游戲還是運動,這塊毛巾總是寸步不離。而據(jù)她的家人說,她在家中也同樣如此,我們曾試圖從她手里拿走毛巾,但是她立刻又哭又鬧,無奈之下,我們只好又將“安慰物”物歸原主。
故事二:瑄瑄和她的小枕頭
瑄瑄漂亮可愛,更是個乖巧安靜的孩子,而平時她總喜歡坐在椅子上擺弄她的小枕頭,也不和別人說話,更不愿意其他人靠近她,而每次老師要求她把小枕頭放到臥室的時候,她就以哭作為回應,令我們所有人無可奈何。
其實像上述例子并不少見,這是典型的“安慰物”現(xiàn)象,它們往往又是孩子尋求心理慰籍、借以消除不安恐懼的辦法,而“安慰物”通常又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孩子只喜歡這一份物品,即使同樣的毛巾,他們也只要這一塊,哪怕已破舊不堪,他們仍然會對它情有獨鐘。
第二,孩子每天都離不開,隨時都要形影相伴,無論是做任何事都要隨身攜帶。
第三,孩子對“安慰物”都會有撫摸、聞氣味的親密接觸行為。
第四,對于破舊的“安慰物”,孩子從未想過更換或以舊換新。
那么對于孩子的“安慰物”現(xiàn)象,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和措施來減輕幼兒對它們的依戀情緒呢?
我認為首先要學會長期關愛,在平時我們要多給這些孩子一些關愛、多一些陪伴,更要用肢體語言去感化他,經常的擁抱和接觸可以讓他們重新建立安全感。其次我們要鼓勵這些孩子多與同伴交往,我們可以帶他們經常出去走走,不僅能開闊他們的視野、更能增長他們的見識,并讓他們獲得充分的愉悅感。此外我們還要多為他們提供與同伴交往的機會,讓他們學會主動與他人交流,進而與同伴友好相處,這樣漸漸地他們的情感就不會僅僅依賴一件物品了。最后我覺得要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當他們依戀特定物品時,我們可以采取一些策略逐步引導,可以引導他們?yōu)椤鞍参课铩闭乙粋家,并陪幼兒送“安慰物”回家,使他們感到送它回家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當然我們還可以用富有吸引力的玩具或其他物品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適當分散他們對特定物品的專注度,讓他們無法對“安慰物”專情無比。
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實施,很快這些孩子就會遠離擺脫“安慰物”,變得更加合群自信!
【教育筆記-讓孩子永遠擺脫安慰物】相關文章:
閱讀怎樣讓孩子擺脫依賴04-28
教育筆記:給孩子適宜的愛05-06
女孩子哭了安慰的句子03-11
教育筆記:你是一個“好孩子”嗎?05-06
引導孩子擺脫好吃懶做壞習慣的方法04-30
如何擺脫失眠04-26
教育筆記:誰說孩子沒有想法,只是你沒有去發(fā)現(xiàn)05-06
擺脫社交惡習05-05
如何教育孩子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