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孩子總說不愛爸爸問題竟出在媽媽身上
導讀:父親多參與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必然會緩解母親的壓力和負擔,這無疑將增進夫妻感情,豐富夫妻生活,促進家庭的幸福和穩(wěn)定。
爸爸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爸爸的教養(yǎng)和引領,對孩子一生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心理學專家認為,由男人帶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他們在學校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在社會上也容易成功。
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教養(yǎng)孩子的責任往往落在了媽媽的身上,許多爸爸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忙于自己的事業(yè),導致很多家庭出現(xiàn)“爸爸缺位”的現(xiàn)象。在細究爸爸缺位詳情之時,我們發(fā)現(xiàn)讓人吃驚的一件事,那就是,不少孩子跟爸爸不親,源自媽媽們潛意識的“排擠”。
這的確是讓人訝異的一個事實真相,在很多中國式家庭中都存在。下面的文章,我們一起來看看,讓爸爸們在育兒中逐漸成為一個邊緣性人物,媽媽們都是如何“辦到的”?
媽媽和孩子的親密無間
不少家庭里,媽媽面對孩子都會比較“心軟”。于是這個家庭里的孩子很大了,還可能會和父母賴在一起睡。這不是個正,F(xiàn)象。我們一般建議三歲分床,五歲分房,主要原因,并非是這個時候不分床/房,就一定會對孩子的長遠發(fā)展有多么嚴重影響,而是遲遲不和孩子分開,里頭往往暗藏著家庭關系失序的信號。
若你家床上還經(jīng)常睡三個人,或者干脆是爸爸讓位給孩子,獨自睡書房等,這可能預示著家庭關系比較混亂,一方面是媽媽跟孩子過度親密,這會導致孩子很難長大,情緒和行為方面更易出現(xiàn)問題;另一方面,爸爸在家缺乏應有的地位,那么他自然也很難施展出爸爸的力量和功能。
這樣家庭里的媽媽,她們亟需找回除“母親角色”之外的其他角色,有意識地和孩子拉開點距離,并嘗試同時去做一個女人,一個妻子。
媽媽總是懷疑爸爸帶孩子的能力
網(wǎng)上很流行“不要讓爸爸帶孩子”這類小視頻,是被媽媽們津津樂道的,用來驗證自己的判斷非常好:“你看,真不能把孩子交給爸爸帶吧!焙芏鄫寢尦鲇诟鞣N各樣的擔心和憂慮,不敢撒手把孩子全權交給爸爸帶,自己反而被累的半死,還抱怨不停。有時候真的不是爸爸不想帶孩子,而是媽媽就像監(jiān)工一樣監(jiān)視著爸爸帶孩子時的一舉一動,爸爸稍有不妥,媽媽馬上一頓數(shù)落,并把孩子接管過來。久而久之,爸爸哪里還有帶孩子的積極性呢,索性當個甩手掌柜,自己玩自己的去,也省的聽到媽媽的嘮叨和責備了。惡性循環(huán)也是就此開始的,爸爸帶孩子不夠完美,媽媽嘮叨不停,爸爸撒手不管就越來越不喜歡帶、不會帶孩子了……
父愛如山,母愛似海,父親與母親在家庭教育中各有優(yōu)勢,必須做到陰陽互補、平衡,才能對孩子的成長有利。母親們偶爾也要放手,讓父親們多照顧孩子,除了提高孩子的智商,也能令家庭關系更加和睦。
家庭中“愛的序位”錯亂,讓爸爸邊緣化了
從人的發(fā)展來說,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系統(tǒng)。海靈格發(fā)現(xiàn)在家庭系統(tǒng)中,有一些隱藏著的、不易被人們意識或覺察到的動力,操控著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愛的序位,并不跟隨社會及文化的標準或規(guī)則運行,而是在這些標準或規(guī)則之上運行。如果我們跟隨“愛的序位”和家人相處,關系會很好,大家都能夠快樂和健康的成長;如果我們忽略了它,家人會受困擾,這些困擾就是“牽連”。
美國哈佛大學2003年研究發(fā)現(xiàn),女孩缺少父愛容易學不好數(shù)學,男孩缺少父愛容易產(chǎn)生情感障礙。在接受調(diào)查的1000位個例中,女孩學不好數(shù)學的其中有90%是常年和母親在一起生活的;有情感障礙的男孩其中86.7%平時很少和父親溝通。美國耶魯大學連續(xù)進行了一項12年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從小由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高、聰明、精力旺盛、善交際、學習成績好。
既然父親參與育兒有如此之多的好處,媽媽們?yōu)槭裁催要把爸爸這個好幫手邊緣化呢?除此之外,父親多參與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必然會緩解母親的壓力和負擔,這無疑將增進夫妻感情,豐富夫妻生活,促進家庭的幸福和穩(wěn)定,給孩子成長提供一個更良好的環(huán)境,這也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開端。無論是為孩子還是為自己,媽媽們都要行動起來,自己逐漸讓權、退位出來,鼓勵爸爸回到家庭的中心來。
【孩子總說不愛爸爸問題竟出在媽媽身上】相關文章:
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及解決辦法04-23
孩子在幼兒園不愛表達怎么辦12-19
有關孩子的吃飯問題12-18
沒媽的孩子心理問題03-03
孩子不愛玩或是遲鈍食欲減退是怎么回事12-17
愛或不愛作文07-16
怎么才能解決孩子做事慢的問題02-10
男友不愛你的表現(xiàn)10-12
給爸爸媽媽的信07-16
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