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菱鲆
大菱鲆
大菱鲆(大菱鲆)
大菱鲆屬于鰈形目鲆科,英文名Turbot,俗稱歐洲比目魚,在中國稱“多寶魚”。原產(chǎn)于歐洲大西洋海域,是世界公認的優(yōu)質比目魚之一。身體扁平近似圓型,雙眼位于左側,有眼側呈青褐色,具少量皮刺;無眼側光滑白色,背鰭與臀無硬體且較長。多寶魚雄性一年達到性成熟,雌魚二年達到性成熟,自然成熟期在每年5~8月份。人工培養(yǎng)的親魚,在控溫控光的條件下,全年都可獲得成熟的卵子,目前進行人工繁殖的采用人工授精方法。為硬骨魚綱鰈形目鲆科菱鲆屬海洋底棲魚類。此魚原產(chǎn)于大西洋北部、黑海和地中海的海洋或半海水海域。原產(chǎn)北大西洋及其咸淡水交界地區(qū),是名貴的食用魚。1992年引進中國,在山東沿海水溫較低的地區(qū)開始養(yǎng)殖。
目錄 外形特征 分布范圍 生活習性 繁殖期 收縮展開 外形特征多寶魚體側很扁,而且還是卵圓形的身材,它的兩眼在頭部的左側,它的長相不但奇特,多寶魚皮下和鰭邊含有豐富的膠質,頭部及尾鰭均較小,鰭條為軟骨;體內(nèi)無小骨亂刺,內(nèi)臟團小、出肉率高,肌肉豐厚白嫩。漠斑牙鲆形態(tài)與中國褐牙鲆相似,體側扁,卵圓形,兩眼均位于頭部左側,身體的左側呈淺褐色,分布有不規(guī)則的斑點,腹部顏色較淺,能隨著周圍環(huán)境而變化,以便隱藏身體,躲避敵害。多寶魚近似圓形;有眼的一側(背面)呈青褐色,有點狀黑色素及少量皮棘,無眼的一側(腹面)呈白色;體表上還有隱約可見的黑色和棕色花紋,肌肉豐厚白嫩。
分布范圍多寶魚主要產(chǎn)于大西洋東側沿岸,是名貴的低溫經(jīng)濟魚類,是東北大西洋沿岸的特有名貴魚種之一。自然分布區(qū)北起冰島,南至摩洛哥附近的歐洲沿海,相對生產(chǎn)于北海、波羅的海、冰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附近海域。 自然分布于大西洋東側歐洲沿岸,常見于北海和波羅的海,從北起北緯68°遠離冰島沿岸的.海域,沿著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岸帶向南,一直到北緯30°遠離摩洛哥沿岸的海域,均有分布。 黑海和地中海沿岸也有分布,主要分布區(qū)在北海,棲息于水深20~70m,砂質、沙礫或混合底質的海區(qū)。它具有適應低水溫生活,生長速度快,肉質好,養(yǎng)殖和市場潛力大等優(yōu)點,相繼成為歐洲各國開發(fā)的優(yōu)良海水養(yǎng)殖魚類之一。1992年引進中國,現(xiàn)已成為中國北方沿海重要的養(yǎng)殖品種。
生活習性多寶魚屬于北歐冷水魚類,該魚對溫度等海水指標要求較嚴。多寶魚最高致死溫度為28~30℃最低致死溫度 為1~2℃;最高生長溫度為21~27℃;最低生長溫度為7~8℃;最適生長溫度為14~17℃,其對溫度的耐受力最高為40‰;最低為12‰。多寶魚在自然環(huán)境狀態(tài)攝食習性為肉食性,幼魚期攝食甲殼類;成魚則捕食小魚、蝦等。在人工養(yǎng)殖條件下,經(jīng)馴化主要投喂高能顆粒配合飼料。 食性在自然海域里,漠斑牙鲆具有埋伏捕食的能力。仔魚主要以甲殼動物為飼料,隨著魚的不斷長成,逐漸以各種魚類為食,通常捕食的對象包括斑點鯔魚、條紋鯔魚和白鯔魚及草蝦等。集約化養(yǎng)殖時易馴化其食配合飼料(例如:膨化魚飼料等)。
繁殖期雄性大菱鲆一齡達到性成熟,雌魚二齡達到性成熟,自然成熟期在每年5-8月份。人工培養(yǎng)的親魚,在人工控制光照情況下,1-10月份均可獲得成熟的卵子。進行人工繁殖仍采用人工授精方法。英國1972年大菱鲆人工育苗已獲得成功,至今才達到小規(guī)模生產(chǎn)水平,說明大菱鲆人工育苗有一定難度。在英國,從孵化到變態(tài)完畢成活率只有1%-25%。平均只有3%-6%。 受精卵用靜水孵化,也可以用流水孵化,孵化水溫為12℃-15℃。初孵仔魚,在容積為10-20立方米圓形玻璃鋼水槽或水泥池中培養(yǎng),培育密度為5-20尾/升,每天連續(xù)光照約14小時,水表面照度為200-1000lux,培育期間微充氣,水溫逐漸提高,最后提高到20℃。仔魚孵出后第三天開始投餌,每天投喂兩次輪蟲,輪蟲密度為5-10個/毫升。在頭十天內(nèi),加入部分單胞藻(以加入三角褐指藻和等鞭藻為佳)充當輪蟲的餌料。仔魚孵出后6-10天投喂鹵蟲無節(jié)幼體,投鹵蟲無節(jié)幼體時間共20-25天。仔魚體長達到20毫米時,可投喂人工配合餌料。促使魚轉換食物,逐漸淡薄對活餌料的偏愛。大菱鲆轉換食性以后的成活率達到85%。仔魚雙眼移到一側達到完全變態(tài),約需70天左右,全長約30毫米,一般在這時來計算大菱鲆人工育苗的成活率。80天已完成變態(tài)的幼魚,即可移養(yǎng)到較大池子20-30㎡,全部投喂工人配合飼料。此時的光照、流水、充氣措施同前。
【大菱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