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想念,表達出我們內(nèi)心想念一個人的感覺,回憶當時的情景。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于以想念為話題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以想念為話題的作文(一)
雨過天晴晚風輕,萬籟俱靜,羞答答的月姑娘把銀輝灑向大地。朦朧的月光中我仿佛又看見外婆那張慈愛的面龐,正朝著我笑。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曾幾何時,我依偎在外婆的懷抱里,享受著長輩對晚輩的關愛;曾幾何時,也在同一片星空下,外婆繪聲繪色地為我講訴民間故事;曾幾何時,下著傾盆大雨,外婆打傘來接我……那一天,蒙蒙的細雨下起來了,天氣驟然變涼,我感到一絲絲的寒意,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哈欠。要知道我是有病在身,我盼望著晚點放學,讓我在溫暖的教室里多呆一會兒。
無情的下課鈴還是響了,我在校門口徘徊,因為生病,不能接受雨點對我的滋潤,給我補充水份。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進入我的視線。外婆,我驚喜萬分,一下子沖到外婆傘下,外婆也病了,病得不輕,為了不讓我著涼,她拖著病體來了外婆,陰陽相距,是那么遙遠,您在天的那一邊而我在這邊。沒有您的陪伴,我始終覺得缺少了什么,捉摸不透。外婆,您還記得嗎?冬去春回,五年前的春天,一個春意盎然的季節(jié),我們在家門前扶起了一棵小樹。您試著再給予它一次生命。讓小樹再一次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
在陽光下、在風雨中、在您呵護里,一個新的生命在默默地成長。我覺得小樹比我幸福。有一次回到“親人”的懷抱,真幸福,而我不行;又一次它在您的培育下,茁壯成長,真幸福,而我不行;電閃雷鳴、風雨交加,您曾給它套上“外套”,不被雨淋著、不被雷嚇倒,真幸福,而我失去了。多少次,我淚眼朦朧,在月光下等您回來,可留給我的總是失望;多少次,想起過往的時光,總能給我一點安慰。
您走后,家里再也沒有團聚的歡笑。當我替您為小樹澆水,瞧見那翠綠欲滴的葉子上又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外婆,我相信,雖然我們有人世陰間的距離,可是,我們兩顆寂寞的心卻緊緊相連在一起,您一定會陪我走完屬于我的春秋。鮮花曾告訴我您對我的那份關愛;綠葉曾對我說我對您的那份思念;大地知道我心中的每一種想法;天空知道我心中的每一個愿望;心靈啊,你嘗過了我多少滴淚水;外婆啊,您解開了我多少個心結……當小樹長成蒼天大樹,外婆啊,您是否能回到我的身邊。我依然在月光下等待,等您回到我的世界。
以想念為話題的作文(二)
與七年級的同學們分別快兩個半月了,真是想念他們,想念和他們在一起的日子啊!
我想念我的七三班,卻不知道為什么。它與每個班級都是一樣的普通,在這里面,有友愛、有誤解、有快樂、有悲傷、有彷徨、也有無奈。但我就是想念它,而這種想念又幾乎是每天都要從我腦子里掠過的。每天熟睡之前,我躺在床上,心里、腦子里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使我愛在心里的七三班。想到同學們搞笑逗樂的場面,我會甜甜地笑起來;想到爭吵與誤會的場面,我會皺起眉頭;想到如今就連吵架的機會都不會再有了,我會落淚……
回想起當初的軍訓,是這段回憶的起點,酷熱的陽光考驗著我們意志的同時也是我們變得更加團結。一個成功的班集體,團結無疑是最重要的。
漸漸地,住宿生們成為我們最佩服的人。他們每天晚睡早起,吃不到一頓父母的飯菜,全靠自己撐起了自己的生活,學習成績也大多是名列前茅。平日里,遇到不懂的難題,放學后住宿生有的連飯都不去吃,我呢?也是連家都不回,我們共同在教室里研究著、探討著……每每這時候,看到我們之間竟如此和諧,如此團結,心里便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欣慰。在同學們的互幫互助、共同努力下,我們班總是第一名!
七三班是我心海里的一處最美的風景。風景里,有少言寡語的姚依寧,有勤奮可愛的張正,有搞笑的“大美二美”,有幽默的李云瑋,也有憨厚的李孝然……風景因為有了這些不一樣的性格而顯得更加美麗、多彩。美麗多彩的生活中有著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故事,每個故事里都有個我,我心里的每一個角落也都有這些故事。
七三班不像有的班級那樣遇到什么事張張揚揚、熱熱鬧鬧,那樣的班級使人心里未必太快節(jié)奏、太緊張了。它給人的感覺總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總是自然而不做作,活躍而不失態(tài),總是從容地準備,從容地應對。
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誼不因遠而疏。我們分開了,但心還是一體的。我想念七三班的教師,因為那里面有我們的歡歌笑語;我想念七三班的過道,因為那里有我們追逐嬉戲的身影;我想念七三班的每一張桌子,因為桌子上有我們寫作業(yè)的印記;我想念七三班的每一把椅子,因為椅子上面曾有我們端坐的身軀……
愛仍在繼續(xù),思念也在繼續(xù),抹之不掉,揮之不去……
以想念為話題的作文(三)
漫步于校園的林蔭小道上,踏著樹蔭下已略顯暗淡的碎金,心頭萌生了點點思緒。
走出林蔭小道,陽光仿佛過濾過了一般輕柔地滑過臉頰。空氣中早已沒有了夏日的炎熱,取而代之的是幾絲秋日的蕭瑟,但周圍的空氣依然讓人感覺不出往日的生氣。
教學樓后面的老墻上,一株株爬山虎,葉已泛黃,像一位步入暮年的老者,失去了向上攀爬的動力與勇氣,眉宇間充滿了無奈與憂愁。
果真是“自古逢秋悲寂寥”;蛟S人的心情也有春夏秋冬之分吧!秋,或許就是“愁”的宏觀體現(xiàn)吧。不然,何以古人要把“秋”和“心”組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愁”這個字呢?難道秋天的心情只能是“愁”嗎?或許?是吧?
后山的舊操場在秋日的映照下顯得愈發(fā)悲涼。似乎這里也成了秋天的代名詞:枯黃的雜草四周環(huán)繞著破舊的跑道,跑道邊上蹣跚著幾座廢舊的籃球架,讓人懷疑這里也曾經(jīng)揮灑過青春的汗水,充滿過熱情的吶喊。
這便是秋天的“恩賜”嗎?
這時,一陣機器的轟鳴打破了原有的寂靜。舉目四望,操場東面的望安山上,幾臺挖土機正開始工作。剛進校園時就聽說過,望安山上要建一座后花園。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xiàn)出幻想中的花園,一派生機,古樸典雅……心中突然少了幾分憂愁,多了幾分期待。眼前原本頹廢的景象,現(xiàn)在仿佛讓人看到了隱藏的生機。
我明白了,所謂的悲涼,其實是生機的土壤。“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大自然需要一個必要的新陳代謝,唯有拋棄、埋葬掉殘敗,方能抵御殘酷的寒冬,迎來另一個春天。
我現(xiàn)在不也是處在人生的秋天嗎?不也需要進行一場人生的新陳代謝嗎?拋棄以往的無知與任性,滋養(yǎng)心中的理智與成熟。這不也是一種不變的自然法則。天地的玄機盡在這蟻動葉搖之間。
人總要經(jīng)歷一次甚至幾次的秋天,整理過去的歲月和經(jīng)歷,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戰(zhàn);人總要學會埋葬過去的自我,才能實現(xiàn)人生的蛻變。
勾踐若不是埋葬掉過去的自負,臥薪嘗膽,又怎會有“三千越甲可吞吳”的神話;李叔同若不是埋葬掉過去的輕狂,重新修煉,又怎會有后來的弘一法師;魯迅先生若不是埋葬掉過去的草率,靜心思索,又怎能滋養(yǎng)后來生生不滅的民族魂。
想到這,抬頭仰望,秋日的天空竟是如此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