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讀后感(一)
從網(wǎng)絡(luò)上得知大病初愈的李開復先生要出一本名為《向死而生》的書,主要講他在經(jīng)歷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后感悟。本著經(jīng)歷過大悲或大喜的人所感悟出的人生真諦畢竟會有其的純粹的邏輯下,我買了李先生的這本書。老實說,之前對李先生的了解知之甚少,單純的知道他是一名杰出的企業(yè)家,成功人士。沒聽過他的任何一次演講,沒買過他之前出的任何一本書,更不是他微博千萬粉絲之中的一員,如果不是因為李先生患病,如果不是因為李先生將其患病后的感悟?qū)懗蓵,我想我們充其量也就是世界上各自忙碌的兩個陌生人。他不是我的偶像,我也不是他的粉絲。
翻開這本書,就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魔力使你一口氣想把它讀完,期間幾度想停下來寫寫感悟,又擔心沒有完全讀完全書而對筆者的思想產(chǎn)生誤解,最終還是在完整的讀完后寫下這刻骨銘心的感觸和共鳴。
我本人自詡是一個記別人名字很差的人,念大學時曾經(jīng)因為要記住專業(yè)100多個同學的名字頭疼不已。對于之前所讀過的名著書籍中的主人公,若不是讀之前有些許了解,基本上整本書讀完,依舊很難記住里面主要人物的名字,不是因為自己讀的走馬觀花,而是對人名有天生的免疫。但李先生的這本書卻使我對自己記憶人名這回事有了新的定義,不是我記不住,是作者提的次數(shù)太少。看完李先生的書,我就知道李先生的太太叫先玲。李先生在整本書中,無處不提及他的太太,這是我深刻體會到了一個從鬼門關(guān)走過一場的人,在他心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他過去拿過多少榮譽,也不是他曾經(jīng)給這個社會創(chuàng)造多少價值,而是他的妻子,女兒,母親和親朋。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蚁胗行┦虑橐苍S當我們接近死亡那一刻才能深刻的體會。我們每一個人不會如李先生一樣的幸運兒,歷經(jīng)生死,劫后重生。但我們又是讓李先生羨慕的幸運兒,因為我們不需要親自去經(jīng)歷生死,看了他的書,我們就可以理解到,當死亡來臨時我們的感悟,可以使我們在離死亡還有一段距離時,就了解在我們這短暫的一生,什么是我們想要的,什么才是我們真正所追求的。
祖先之所以創(chuàng)造貨幣,是將其作為一個等價交換的媒介。如果我們的祖先知曉,他創(chuàng)造出來的東西會無形的吞嗤后代的生活,使大家變成了奴隸,我想祖先應該會重新考慮。我們每個人不必在“工作狂”和“游手好閑”之間二選其一。當然,我們需要工作,我們也需要學習,可是當我們把全部的經(jīng)歷投身于忙碌的工作和學習時,我們可不可以留一點給我們身邊的人--我們的家人和朋友。有時我們會不由得打著‘為他’的旗號,實際上做的卻是滿足一己私欲的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很多人都背井離鄉(xiāng),去有更多工作,學習機會的大城市去發(fā)展。每年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屈指可數(shù)。名義上我們在外面闖成就為的是光耀門楣,實際上我們有可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既定的理想,拋棄父母的借口。父母希望獲得子女的陪伴更勝于他們給自己帶來表面的上的光鮮。即便是平淡的生活,只要是全家人在一起那都是一種幸福。但是處在現(xiàn)在社會的我們會鮮少看得懂,亦或許我們是裝作糊涂。
我并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但我有時會想,如果死亡明天來臨,那么今天的我會做些什么。我無數(shù)次的思考這個問題,無數(shù)次都獲得一致的答案,那就是我的家人怎么辦,我的愛人怎么辦,我要怎樣跟我的朋友告別。在那個思考漩渦里從來沒有一次出現(xiàn)過,我該怎樣交接我的工作,我手上的案子要怎么處理,后面的會議會怎么辦。我不熱愛我的工作嗎?當然不是。因為它是我衣食的保障,生活的基本?墒钱斔劳鰹l臨時,它就變得那么無足輕重。所以,請不要以工作為借口忽略身邊的親人,因為當你的生命即將走向奄奄一息時,他們才是你整個人生最美好的回憶。
忙碌的工作,無規(guī)律的生活使現(xiàn)在社會的很多人都處于亞健康或不健康。我時常告誡自己和身邊的人,如果做一件事需要以身體的健康為代價,即便我們可以從中獲得巨大的利益,那也必定會是一場失敗的交易。俗話說千金難買好身體,只有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們才能談及享受生活,陪伴家人和朋友,否則一切都只是徒勞。社會的誘惑太多,需要我們付出的東西也太多,可以無論我們付出什么,也不要付出健康,做任何事業(yè)都要保證在不影響健康的前提,否則就算你筑造美麗的城墻,終歸會因只是海市蜃樓而成泡影。
佛教云‘世界萬物接有緣’讓我們珍惜身邊一切固有的緣分,愛護它,維系它,你會發(fā)現(xiàn)百年后這才是真正的人生財富,也是我們所謂的當之無愧的‘絢爛人生’。
這是一本無論你處在什么情況下都可以細細去品味的一本書,亦或許稱之為感悟更為貼切。
向死而生讀后感(二)
前幾日閱讀了李開復的《向死而生》, “癌癥面前,人人平等”才讀一半了,不知道用什么形容我的心情,罹病一年多,讓李開復經(jīng)歷了生死的考驗,使他發(fā)現(xiàn)是蒼天對他的警醒,不要被無止境的欲望所壓迫,要懂得釋放自己,慢節(jié)奏享受生活,開始感悟親情,開始回憶戀愛時光,開始與自己的靈魂對話,不再那么急迫的效率化的工作,在病中的覺悟,讓李開復清楚的認識到,世界不會因為一個人而改變,無盡的對自己的要求,無形中的壓力,透支的身體,是他用健康 換來的事業(yè)上的成功 ,調(diào)整了自我,放慢了心態(tài),對死亡的畏懼,讓他開始懂得感恩,懂得享受生活。
可是我真的很想說,這本書說的沒錯,因為它講的是李開復,一個已經(jīng)把自我價值最大化的人,一個不需要因為生計而奔波的人,一個不用天天擠公交車還房貸的人,一個不用考慮他孩子未來上哪個小學,一個不用請假就可以旅行的人,他的自我追求依然那么緊迫,導致毒素的激增,身體給了他警示,聰明的人應該知道什么時候放手。拋開李開復這樣的勵志偶像尚且這么多煩惱,可見世界是公平的,因為你的眼光只看到了世界的一面,他能擁有羨煞旁人的一切,他同樣也能承受旁人不能承受之重。
在那些我們不能操控的未知中,我們唯能做的只有不斷的修善自我,平寧心境,把想做的能做的事情記下來,一點點一步步的靠近夢想,不要再狂言世界因你而不同了,歸于平淡的心,有容德乃大,無求品自高,放下那些自大,自卑,貪婪,自我。
向死而生讀后感(三)
半月前跟朋友約定一起讀李開復的新書《向死而生》,之所以有了這個想法,一為找到一位可以暢快分享讀后感的書友,二為給自己勇氣翻開這本書,三為督促自己不斷的閱讀。
這本書買回來已經(jīng)很久,但是一直沒有去看,因為一直沒有找到讀它的勇氣和狀態(tài)。這就不得不要說一說另外一本書《此生未完成》,當時讀完《此生未完成》讓我心情壓抑了幾天,所以對于此類書必須用最好的狀態(tài)我才能一直讀下去。因為于娟的書是依據(jù)于日記后期整理而成,所以全書更多的是從發(fā)現(xiàn)生病到離開人世的一種記錄,表達的更多的是對生的執(zhí)著和對過往的反思。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正好我的身體也出了問題,所以對于身體健康的擔憂和對過往生活習慣的反思很是感同身受。讀完《此生未完成》之后,它督促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特別注重身體的調(diào)理和生活習慣的調(diào)整。
但是當我認真讀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兩本書是大大不同的,有人評論說這是李開復的又一本心靈雞湯,但我更覺這是劫后余生之后他送給他自己的一本未來規(guī)劃。最初看的時候是有些失望的,因為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更希望的是能從這本書中再次找到那種感同身受,好讓自己再次調(diào)整作息,再次重視自己的身體;我更希望能從這本書中學到一些他與病魔作斗爭的經(jīng)驗和方法。但是在這本書中都沒有,所以我甚至以為自己花錢買這本書不值。但是當我堅持把整本書看完,才發(fā)現(xiàn)這本書想表達的正是它的書名---向死而生,既然戰(zhàn)勝了病魔,就沒有必要再糾結(jié)于死,如何過好生的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我覺得李開復一直都是一個天之驕子,是一個備受上天寵愛的人。有人說他都得了癌癥,還能稱之被上天寵愛?我覺得正是上天寵愛才讓他早早發(fā)現(xiàn)自己的癌癥,才讓他更加注重自己的身體,從而有可能活的更久。有多少人死在突發(fā)疾病上,一點改過的機會都沒有!所以,偶爾的疾病是身體給我們的信號,我們要感謝這些信息,它讓我們更加珍惜健康!
記得李開復有一本自傳——《世界因你而不同》,這也是他的人生目標。在生病前他一直堅信自己的人生目標是“最大化影響力”、“世界因我而不同”,生病之后他才發(fā)現(xiàn):人生難得,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其實人的一生不就是這樣一個認識自己,包容自己,讓自己更美好的一個過程嗎?(www.msguai.com)
最后借書中的一段話送給自己和所有看到這段話的人——“不論身處何處,從事何種工作,身份地位高低,只要每天都有進步、有成長,不必改變別人,只要做事問心無愧、對人真誠平等,這就足夠了。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如此,世界就會更美好,不必等待任何救世主開拯救!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