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物理自由落體運動教案及教學設計精選
導語:自由落體運動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學生往往能感受到,但并沒有注意到這一現(xiàn)象的特點,也不明確這就是自由落體運動現(xiàn)象。怎樣才能讓學生不是機械化地記住自由落體運動的現(xiàn)象,而是通過各種方式真正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與本質所在,才是本堂課學習重點和難點。以下是大學網unjs.com小編整理的高中物理自由落體運動教案及教學設計精選,歡迎閱讀參考!
高中物理自由落體運動教案及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
2、知道什么是重力加速度,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和通常的取值.
3、會應用相應的運動學公式解答有關自由落體運動的問題.
能力目標
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的興趣,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及表述.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把自由落體運動作為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
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例來處理,沒有另外給出自由落體運動的公式,這體現(xiàn)了物理學從簡單問題入手,用理想化的方法處理實際問題的方法.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時,給出了頻閃照相機的照片,但沒有作定量的詳細分析,只要求從圖上看出物體越落越快,物體作加速運動即可.教材為了簡便,援引伽利略的研究結果,直接給出了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的講述,也比較適合學生的思維習慣,根據實驗在同一地點,從同一高度同時自由下落的物體,同時到達地面的事實.由
知它們的加速度必相同,所以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關鍵是做好實驗和推理分析.
教法建議
可以按照教材安排的順序,在講解的同時,通過實驗,邊講邊議,如果學生條件許可,可采取討論式的教法.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認識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
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并能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解決自由落體運動的問題. 教學難點:自由落體運動中不同物體下落的加速度都為
.
主要設計:
一、自由落體運動
[方案一]
1、思考與討論:
(1)重的物體下落得快?還是輕的物體下落得快?
(2)請舉出一重的物體下落快的實例?(演示一團棉花和一塊石頭下落的現(xiàn)象)
(3)請舉出一輕的物體下落快的實例?(演示一小粒石子和一大張紙片下落情況)
2、分析引導:
(1)上述實驗現(xiàn)象是因為有空氣阻力存在使現(xiàn)象變得復雜,(教師指出)
(2)演示:把紙片團成一個小紙團,再讓它和小石子同時下落的現(xiàn)象.
(3)提問:如果沒有空氣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輕重不同的物體下落快慢如何?
(4)演示:按教材要求做“牛頓管”實驗.
3、分析與小結:
(1)分析“牛頓管”實驗的特點,引出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
(2)展示課件“自由落體運動的頻閃效果”
(3)分析頻閃效果,分析出自由落體運動是加速運動,進而指出,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方案二]
1、教師提出我們要研究一種見得非常多的物體運動,即物體下落的運動,問學生:重的物體下落快還是輕的物體下落的快?
2、啟發(fā)學生回想所見過物體的下落運動,有沒有輕的物體下落快的現(xiàn)象?引導學生對觀察到的物體下落現(xiàn)象總結為“有時重的物體下落快、有時輕的物體下落快”(配合演示)
3、提問:怎樣從理論上說明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快是不對的?讓學生看教材30頁有關伽利略的推理,認識到從“重的物體下落快”會導出矛盾的結論.
4、提問:為什么有時重的物體下落快?有時輕的物體下落快?可通過前面的演示啟發(fā)學生想到:空氣阻力的作用使得物體下落問題變得復雜.
5、教師問:我們應該怎樣研究物體的下落運動?引導學生想到研究問題應從簡單到復雜,因此應首先研究沒有空氣阻力時物體的下落情況.指出可根據實驗來研究.
6、演示:“牛頓管實驗”讓學生得出結論:沒有空氣阻力,只有重力作用時,輕重不同的物體下落快慢相同.
7、教師小結: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下落的運動叫自由落體運動,輕重不同的物體自由下落快慢相同.
8、展示課件“自由落體運動的頻閃效果”,總結特點: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二、自由落體加速度:
1、分析引導:在同一地點,從同一高度同時下落的物體,下落到同一位置時(這個位置是任意的)所用時間總是相同的.可知:這些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在相同時間里發(fā)生了相等的位移,由
知,它們的加速度必相同.
2、讓學生看書,記住重力加速度的方向,了解一些地區(qū)的重力加速度的數(shù)值.
3、讓學生根據勻變速運動的公式,推導出自由落體運動的公式:
若學生基礎較好,可根據自由落體頻閃照片,用分析紙帶的方法
粗算一下自由落體加速度.
探究活動
滴水法測重力加速度的過程是這樣的,讓水龍頭的水一滴一滴的滴在其正方的盤子里,調整水龍頭,讓前一滴水滴到盤子時后一滴恰好離開水龍頭,測出幾滴水落到盤中的總時間t,用刻度尺量出水龍頭到盤子的高度差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請思考:為什么不只測出一滴水下落的時間即開始計算?按前面給的方法測出一個水滴下落時間
還是
?為什么?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是什么?實際做一做,計算一下,當?shù)氐闹亓铀俣?
高中物理自由落體運動教案及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課標要求是:“通過實驗認識自由落體運動現(xiàn)象”,要求學生能通過一些實驗或具體的活動來了解和體驗自由落體運動。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產生的條件與實質。
2.本節(jié)教材是學生學完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后,知識的遷移和應用部分,因此本節(jié)是本章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典型的應用型知識點。表現(xiàn)其一:落體運動快慢的產生原因分析,要用到實驗探究,突破原有認知,體會并應用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這一科學思維方法,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分析物理問題的方法,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其二,這是一個貼近日常生活的實際問題,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體會物理的生活化。
3.自由落體運動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學生往往能感受到,但并沒有注意到這一現(xiàn)象的特點,也不明確這就是自由落體運動現(xiàn)象。怎樣才能讓學生不是機械化地記住自由落體運動的現(xiàn)象,而是通過各種方式真正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與本質所在,才是本堂課學習重點和難點。
二、學情分析
自由落體運動,學生有一定感性和模糊的體會,但理解自由落體運動概念,對學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難。我覺得主要來自兩方面,首先是物理語言的誤導,使學生認為只要從某一高度隨意下落的物體做的就是自由落體運動;其次生活中的落體運動與自由落體運動的區(qū)別──現(xiàn)實與理想的差異。因此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利用了實驗和理論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自己體驗、分析、歸納、討論、評價等得出結論。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動手與合作能力,生成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物理意識。
學生有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打點計時器及紙帶分析的學習基礎,完全可以通過自主體驗與自主學習來完成本節(jié)課的內容。學生可能將自由落體運動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知識割裂,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將新知識納入舊知識結構,讓學生體會到自由落體運動只是特殊勻變速直線運動而已。
三、設計思想
為了體現(xiàn)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理念,在教法上,采取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以小組的合作為主要方式,讓學生進行簡單的實驗設計,親身體驗科學實驗探究的過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驗科學研究的方法和過程,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品質,強化小組交流與合作意識,淡化機械式訓練,摒棄灌輸式教學;教師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適時適度地“引導”和“參與”,決不能搞型式化的探究。在以往的教學中,課堂教學實施往往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傾向,學生被動地接受,很難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從興趣入手,精心設計學生活動──以趣味實驗的新手段引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和探究欲望,通過分組實驗,感受物體下落快慢的原因;進而小組討論、驗證、交流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感悟自由落體這一理想化模型的實質;成功解釋生活中自由落體現(xiàn)象;強調學生思維和體驗過程,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變過去教師要學生學,而為學生自己“我要學、我想學、從中我學到了什么”的主動建構知識的自主學習;通過交流、合作的互動過程,更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當然同時要發(fā)揮教師的課堂機智,適時地去引導,去啟發(fā),去控制,去答疑,去評價,這是符合新課標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要求,成功實現(xiàn)新課程理念下師生關系的轉換。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自由落體運動現(xiàn)象;
(2)知道產生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
(3)能夠運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分析、解決有關自由落體運動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實驗觀察、實例探究討論交流的過程,體驗自由落體運動現(xiàn)象。
(2)經歷實驗和理論探究過程,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領略運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生活中的自由落體運動現(xiàn)象,生成“學以致用”的思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體驗自主學習過程,養(yǎng)成樂于細心觀察、勤于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學習習慣和合作精神。
五、重點 難點
重點: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及產生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實質。
難點:(1)物體下落快慢影響因素的探究;
(2)自由落體運動的運動性質的分析。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情景設置──問題鏈接──自主探究──形成共識──得出結論”的學生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七、課前準備──媒體的設計與準備
演示實驗:多媒體設備一套,鉤碼,牛頓管,抽氣機,天平,自制課件。學生每四人一組:刻度尺,鐵架臺,打點計時器,小石頭,羽毛,紙帶,鐵片、書簽若干(長10厘米左右),紙片若干張、鋼球(大小各一個)、面積相等的金屬片和紙片等。
八、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教師節(jié)的時候,大家有禮物送給老師,來而不往非禮也,今天老師也有禮物回贈給大家,是有我親筆簽名的精美書簽。
(師生活動,請幾個學生參與活動,誰能捏住書簽就送給誰,由于書簽比較短,少有學生能捏住。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
教師:同學們一定想知道為什么有人捏不住書簽?,它與我們今天所要認識和研究的一種運動──自由落體運動密切相關。同學們仔細觀察過落體運動嗎?我們來看,從同一高度釋放小石頭和羽毛,很顯然石頭比羽毛先落地(教師演示)。
提出問題:是否重的物體一定比輕的物體下落的快?(讓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板書)
(1)分組實驗,發(fā)現(xiàn)問題。
教師將學生分組。學生分組實驗──利用面積相等的金屬片和紙片,設計小實驗,動手做一做,并對看到的現(xiàn)象進行說明。(學生的實驗方案可能有:將紙片團成紙團,紙團、金屬片同時釋放;將紙片團成紙團,紙團、紙片同時釋放;金屬片、紙片呈豎直同時釋放;紙片放在金屬片上,釋放等等。)
組內討論交流。小組代表說說,小組成員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以及想知道的疑問。
教師對學生的實驗方式和交流問題,做出適當?shù)姆答伵c評價。(引導學生關注觀察兩物體落地的前后的次序,將其原因暫時擱置)
(2)師生合作研討,得出自由落體運動概念。
學生的實驗方法可能各種各樣,為了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明確概念。教師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從同一高度同時下落的輕重物體下落的快慢,并歸納總結。
步驟①:先讓金屬片和一張等面積的薄紙片同時從同一高度下落。(觀察結果:重的物體下落得快)
步驟②:把薄紙片揉成紙團再和金屬片同時從同一高度下落。(讓同學用耳朵聽聲音,結果:只有一個聲音,說明輕重不同的物體同時落地。)
步驟③:把金屬片和一張面積較大的薄紙片從同一高度下落到水平桌面。(觀察結果:輕的物體下落得快)
師生結合實驗探討得出結論:物體下落的快慢不是由它們的輕重決定的。生活中看到的物體下落有快慢是由于空氣阻力的原因。
提出問題:那么在沒有空氣阻力時物體的下落是什么樣的情況呢?
演示:把事先抽成真空(空氣相當稀薄)的牛頓管拿出來,讓牛頓管中的硬幣、雞毛、紙片、粉筆頭從靜止一起下落。
學生:同時落下。
老師:這就是自由落體運動。教師再把牛頓管放氣,重復實驗,構成強烈的對比。
知識介紹:
1971年美國宇航員斯科特在月球表面上讓一把錘子、一根羽毛同時下落,觀察到它們同時落到月球表面上。
同學們根據這些過程、結論,給自由落體運動下一個定義:
1.自由落體運動:(板書)
(1)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2)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在同一地點從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點評: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猜想、觀察、思考、理解、體會,學生在體驗中突破與原有認識的沖突,在教師引導下可以從以上實驗中總結結論,提出物體下落快慢與物體質量無關的設想。另外,學生可能會提出關于下一環(huán)節(jié)的一些問題,教師也要做出適當評價,并為下面作鋪墊。
教師:在認識了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之后,新的問題就產生了,同學們一定想知道它是什么性質的運動呢?
師:結合前面物體下落的現(xiàn)象,你覺得自由落體運動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運動?
2.實驗探究二──探究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
(1)回味現(xiàn)象,進行猜想。
讓學生回憶上面實驗現(xiàn)象,大膽猜想。(學生可能會提出:變速直線運動、加速直線運動、勻加速直線運動等)
(2)組內討論驗證
小組內成員針對問題進行交流討論。
討論主題:可以利用實驗桌上提供的器材自行設計實驗,用你們的實驗方式操作、記錄、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學生的實驗設計方案可能有多種,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預設。
(1)組織學生分組實驗:利用打點計時器記錄重物的下落過程。(提醒學生操作注意事項)
(2)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如何合理利用紙帶記錄的信息作初步分析:
小組實驗、操作、記錄、思考、交流討論,
A.軌跡──直線 方向──豎直向下
B.變速──速度越來越大──比較相等時間內發(fā)生的位移。
初步實驗結論:大部分小組都能得到是加速運動,(此時教師一定要趁熱打鐵,是我們前面學過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嗎?要是該多好呀?鼓勵學生去探究是否是勻加速直線運動)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處理方法:
Ⅰ.連續(xù)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Δs是一個常數(shù)
Ⅱ.速度均勻增大(利用v-t圖像)
Ⅲ.s∝t2(利用s-t2圖像)──教師當場對書本P47的“問題與練習”的問4的閃光照片上的數(shù)據利用計算機的EXCEL的圖表功能在投影上演示自由落體的s-t2圖像和v-t圖像,以擴展學生的思路,開闊學生的眼界,懂得用多種方法進行研究。
t/s
x/m
t2/s2
0
0
0
0.04
0.008
0.0016
0.08
0.032
0.0064
0.12
0.071
0.0144
0.16
0.125
0.0256
0.2
0.196
0.04
0.24
0.284
0.0576
若還有其他的方法也可。要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教師對所列方法應當做適當?shù)慕忉,也可以讓發(fā)言的學生說明方法的理論依據。
(5)師生達成共識: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板書)
Vt=at;x=(1/2)at2
教師引導:根據你處理的數(shù)據,請你計算自由落體的加速度。
各小組計算結果公布,教師把結果寫在黑板上,(各結果有可能有誤差)請同學們討論在實驗誤差允許下,不同物體的自由落體運動,它們的加速度是否同的?
結論:相同。
3.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板書)
⑴在地面附近的同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這個加速度叫做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⑵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⑶教師強調我們這里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9.801 m/s2。在粗略的計算中,可以把g取作10 m/s2。
請學生看書本P46的表格,說說能得到的信息: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從赤道到北極,隨著緯度的升高而增大。
4.做一做 (反饋應用 鞏固知識)
教師:老師最近發(fā)明了一個儀器,能測出你到底是反應靈敏還是反應遲鈍(開玩笑),只要你一捏我就能知道你的反應時間,(邊在過道走,邊為學生測量,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很高)我把它叫做“反應時間測量尺”,你能知道我這把尺子的奧秘嗎?
學生:知道(很不服氣)
教師: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遇到某種情況時,大腦能迅速作出反應。人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作出反應采取行動所需的時間叫做反應時間。有些人反應時間對他們很重要,像運動員,戰(zhàn)士,飛行員,司機等。你們也能做一把“反應時間測量尺”嗎?,同桌之間相互測一測彼此的反應時間,我們現(xiàn)在不是有一門研究性學習的課程嗎!你完全可以用你自己制作的“反應時間測量尺”定一下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yè)人的反應時間是多少?也可以看一個人在一天是什么時候反應最快?其實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性學習小課題。
點評:通過、“做一做”進一步鞏固了結論,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人真正感受到自由落體運動就在我們身邊,體驗物理知識的生活化。據教學時間情況,不一定在課堂內完成,尤其“做一做”讓學生在課外動手體驗。)
5.自我評價小結
課堂小結:讓學生以“本節(jié)課我學到了什么”為話題進行評價性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從知識和方法兩個角度來小結。
九、布置作業(yè) 課后習題與做一做
十、教學反思
1.本節(jié)課采取“情景設置──問題鏈接──自主探究──形成共識,得出結論”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趣味實驗的激發(fā)中,問題的引領下,“我要學、我想學”的情緒洋溢在整個課堂。通過自主體驗、小組互動、組間互評、自我評價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體現(xiàn)新課程提倡自主學習的新理念。
2.趣味實驗雖簡單,但對其的熱情高漲出乎教學前的預料;自行制作的測定反映時間尺效果非常好;教學軟件的使用也讓學生體會到科技的力量。
3.學生自主探究時,有的學生不知道從哪里下手,要求教師給以必要的指導,應該提示學生自主探究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如果疏于引導,將會拖延時間,導致教學被動。
高中物理自由落體運動教案及教學設計
課標
要求 高考要求:Ⅱ級要求。對所列知識要理解其確切含義及與其他知識的聯(lián)系,能夠進行敘述和解釋,并能在實際的問題的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等過程中應用。
小高考要求:Ⅱ級要求。對所列知識要理解其確切含義及與其他知識的聯(lián)系,能夠進行敘述和解釋,并能在實際的問題的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等過程中應用。
教
學
目
1、 標 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知道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和特征,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概念;
2、 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能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解決自由落體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推導自由落體公式,經歷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過程,體會科學研究方法;
2、通過尋找規(guī)律得出自由落體運動公式,并找出其與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的聯(lián)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的興趣,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及表述能力。
2、通過的公式理解及應用,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用不同方法表達同意規(guī)律的科學意識。
教學
重點 1、自由落體運動的特征和規(guī)律;
2、運用合適的公式解決實際的`的問題。
教學
難點 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特征
教學
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程序設計
教
學
過
程
及
方
法 環(huán)節(jié)一 明標自學
過程設計 二次備課
“明標自學”:
(1) 新課導入
一陣秋風吹過,熟透的蘋果從樹上紛紛落下,仔細觀察,蘋果下落時是越來越快的。那么你如何能夠求出蘋果落地時的速度及落地時間?蘋果在空中下落一定時間,下落的高度又是多少呢?
(2) 自學內容
1、 什么叫自由落體運動?它有怎樣的特點?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2、 什么是自由落體加速度?其大小等于多少?它的方向是怎樣的?
3、 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是什么?
4、如何推導自由落體運動的公式?
教
學
過
程
及
方
法 環(huán)節(jié)二 合作釋疑 環(huán)節(jié)三 點撥拓展
(備注:合作釋疑和點撥拓展可以按照順序先后進行,也可以根據教學設計交叉進行設計)
過程設計 二次備課
“合作釋疑”:
1、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物體的下落在什么情況下才可當成自由落體運動來處理?
在實際中物體下落時由于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物體并不是做自由落體運動,只有當空氣阻力比重力小得多,可以忽略時,物體的下落才可當成自由落體運動來處理。
2、 觀察課本44頁表格,總結影響自由落體加速度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自由落體加速度隨緯度的增加而增大,且隨著物體離地面的高度的增大而減小。
“點撥拓展”:
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理解:
1、 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理想化模型,具備兩個特征:(1)初速度為零;(2)只受重力作用。
2、 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它只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例,并不是一種新的運動。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所有規(guī)律對自由落體運動都適用。
3、 利用公式 、 解題時,必須以物體剛開始下落時刻為計時時刻,即t=0時v0=0。通常規(guī)定豎直向下的方向為正方向。
因為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其v-t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該直線的斜率k=g。
教
學
過
程
及
方
法 環(huán)節(jié)四 當堂檢測 二次備課
“當堂檢測”:
1.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為1:4,不考慮空氣的阻力作用,它們在同一高度處同時下落,則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比乙先著地 B.乙比甲先著地
C.甲和乙同時落地 D.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2.如果從高樓相隔l s先后釋放兩個相同材料制成的小球,假設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則它們在空中各個時刻………………………………………( )
A. 兩球的距離始終保持不變 B.兩球的距離越來越小
C.兩球的距離先越來越小,后越來越大 D.兩球的距離越來越大
3.在某地讓一個小球從 17.7 m 高的地方自由下落,測得小球下落到地面處所用的時間是1.9 s,求此地的重力加速度和1.9 s 末的速度。
4.一個物體從 19.6 m 高的地方自由下落,問經過多長時間落到地面?它落到地面時的速度是多少?
課
堂
小
結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自由落體運動,其中自由落體運動的特征和規(guī)律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大家要重點掌握,運用合適的公式解決實際的的問題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課后大家要及時整理并完成相關練習。請同學們課后及時復習,按時完成作業(yè).
課后
作業(yè) <<訓練與測評>>第10頁
板
書
設
計 1、自由落體運動
2、自由落體加速度g
3、自由落體運動的公式
[高中物理自由落體運動教案及教學設計精選]
【高中物理自由落體運動教案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內能教學設計09-28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模板09-14
草原教案及教學設計09-26
作文教學設計教案設計09-17
老舍《貓》 教案教學設計05-19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教案07-05
灰雀優(yōu)秀教案教學設計09-18
濟南的冬天優(yōu)質教案教學設計09-20
蟋蟀的住宅優(yōu)質教案教學設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