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快到了,今天為喜歡古詩詞的朋友們帶來一篇元宵節(jié)古詩詞解析:生查子 元夕的內(nèi)容,喜歡詩詞的朋友們可以看看。
《生查子 元夕》(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南宋時越州有個“輕俊標致的秀士”張舜美,一次在杭州“逢著上元佳節(jié)”外出觀燈,“遙見燈影中一丫鬟,肩上斜挑一盞彩鸞燈,后面一女子冉冉而來”。女子約他次日在十官子巷相會,兩情既洽,共擬潛奔,誰知“出得第二重門,被人一涌,各不相顧”。張舜美誤以為女子溺水而死,悲悼成疾!八蚕⒂质巧显獰粝Α,他追思往事,仍去十官子巷,“可憐景物依然,只是少個人在目前”,悶悶回到房里,“因誦秦少游學士所作《生查子》詞”。這首詞就是: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在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經(jīng)過一些曲折,張舜美后來還是與那個女子團聚了。
這個故事見于明熊龍峰所刻宋元話本《張生彩鸞燈傳》,馮夢龍又編入《古今小說》,改名《張舜美元宵得麗女》。從故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描寫上元男女約會的《生查子》詞流傳廣、影響大。
元夕觀燈與清明、寒食踏青挑菜一樣,是青年男女歡會定情的機會,自唐以來便已相沿成俗。《舊唐書·睿宗紀》載:“上元日夜,上皇御安福門觀燈,出內(nèi)人連袂踏歌,縱百僚觀之,一夜方罷!眲⒂礤a的《踏歌詞》有“唱盡新詞歡不見”之句!稏|京夢華錄》卷六記北宋都城汴京元宵之夜:“別有深坊小巷,……酒興融洽,雅會幽歡,寸陰可惜,景色浩鬧,不覺更闌!蹦纤味汲桥R安亦復如此。《夢粱錄》卷一載,當時“家家燈火,處處管弦”,“公子王孫,五陵年少,更以紗籠喝道,將帶洼人美女,遍地游賞”。可見《張生彩鸞燈傳》描寫的由元夕觀燈引起的愛情故事是有現(xiàn)實生活依據(jù)的,而其中所引用的《生查子》詞同樣是當時社會習俗的真實寫照。
不過,小說把《生查子》詞說成“秦少游學士所作”,卻是弄錯了作者。秦少游,即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他的詞集,無論三卷本的《淮海居士長短句》或一卷本的《淮海詞》,都沒有這首詞。清初毛晉刻《六一詞》于此詞下注:“或刻秦少游!逼鋵崳魃螂H飛評本《草堂詩余》卷上已謂此詞“刻少游誤”,而依楊慎《詞品》卷二署作者為南宋的女詞人朱淑真。近人況周頤《蕙風詞話》卷四引魏端禮《斷腸集序》謂朱淑真“蚤歲父母失審,嫁為市井民妻,一生抑郁不得志”語,認為“升庵(楊慎)之說實原于此”。大約楊慎覺得行為不甚合乎封建道德規(guī)范的婦女才會寫下這樣的詞,所以他說:“詞則佳矣,豈良人家婦所宜耶?”沈際飛完全承襲此說,亦謂“調(diào)甚佳,非良家婦所宜有”。直到毛晉合刻《漱玉詞》與《斷腸詞》,跋語中還以《生查子》詞對朱淑真“為白璧微瑕”。用道學家眼光來看這首《生查子》詞,而將作者定為所謂“行止失檢”的某女詞人,元初方回已開其端了。他在《瀛奎律髓》卷十六評白居易《正月十五夜月》詩時說:“三四(春風來海上,明月在江頭)佳句也,如李易安‘月上柳梢頭’,則詞意邪僻矣。”李易安即李清照。南宋道學之風日熾,王灼《碧雞漫志》卷二,即聯(lián)系李清照改嫁事,謂其“晚節(jié)流蕩無依,作長短句……閭巷荒淫之語,肆意落筆”。所以,方回因《生查子》“詞意邪僻”,便想當然地嫁名于李清照?磥恚渡樽印吩~作者之所以出現(xiàn)歧異,是與對作品本身的認識、評價有關的。說是秦觀所作,也因為秦觀“疏蕩之風不除”(《碧雞漫志》卷二),寫了“銷魂,當此際”的句子,曾被指為“卻學柳七作詞”(《歷代詩余》卷一百十五引《高齋詩話》),還有“怎得花香深處,作個蜂兒抱”之類,“亦近似柳七”(彭孫遹《金粟詞話》);柳七即柳永,而柳永是“好為淫冶謳歌之曲”(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的。
實際上,這首詞是歐陽修的作品。歐陽修雖被稱為“一代儒宗”,但他的詞,包括一些詩篇,卻不乏愛情的描寫。他并不象從前正統(tǒng)文人所頌揚的那樣道貌岸然,也不象今天有些研究者所批評的那樣在詞中暴露了封建士大夫生活腐朽的一面。他的詞表現(xiàn)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雖不能說具有何等鮮明的反封建意義,但在排斥愛情的禮教統(tǒng)治時代,還不免使得頭腦冬烘的衛(wèi)道者們感到有礙于風化,而盡力為他洗刷,說是“亦有鄙褻之語一二廁其中,當是仇人無名子所為”(吳師道《吳禮部詩話》)。實則這些詞正反映了作為文壇領袖的歐陽修思想上頗為通達,創(chuàng)作上頗重情致!渡樽印吩~便是如此。
宋人元夕詞多描寫節(jié)日游樂,但往往停留于“帝里風光”的繁華,借以粉飾現(xiàn)實,點綴升平。至于青年男女在元夕的愛情活動,則只是側(cè)面地有所反映,作為節(jié)日景象的陪襯。在宋人元夕詞中正面集中地描寫男女愛情的作品為數(shù)甚微,而象歐陽修的《生查子》詞就更是吉光片羽了。
《生查子》詞反映的是一種民間習俗,同時體現(xiàn)著一些民歌情調(diào)!叭思s黃昏后”有似乎“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jīng)·陳風·月出》),“不見去年人”有似乎“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詩經(jīng)·邶風·靜女》),而“去年”與“今年”的映照,則手法又同于“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jīng)·小雅·采薇》)與“昔別春草綠,今還墀雪盈”(《子夜四時歌》)。至于以聚會與離別的今昔對比來描繪刻骨的相思,那更是民歌中較為習見的表現(xiàn)方式,文人多有仿效,如劉禹錫的《楊柳枝》:
春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再如施肩吾的《楊柳枝》:
傷見路傍楊柳春,一枝折盡一重新。
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
從唐代敦煌曲子詞的“清明節(jié)近千山綠,輕盈士女腰如束,九陌正花芳,少年騎馬郎”(《菩薩蠻》)與“去年春日長相對,今年春日千山外,落花流水東西路,難期會”(《山花子》),尤其可以明顯地看到《生查子》詞所由嬗變蛻化的原型。以往評論歐陽修的詞,只注意到他把詞從五代花間體的浮艷淺俗引向清麗高雅的一路,而忽視了他的詞跟民歌、民間詞的一些聯(lián)系。
正因為或多或少受到民間作品的影響,歐陽修的詞善于描繪天真爛漫而對青春幸福充滿美好憧憬的少女,表現(xiàn)她們的多情,表現(xiàn)她們內(nèi)心深處因愛情追求而引起的歡愉與憂傷。而且《生查子》詞運用詞調(diào)的整齊字句,以及上下片字句的相同,又有意使字與句重疊,造成回還往復的韻律美。上下片的第一句“去年元夜時”與“今年元夜時”,第二句“花市燈如晝”與“月與燈依舊”,兩兩相對,把“元夜”、“燈”作了強調(diào),表明風光宛然,景色如故;而“人約黃昏后”與“不見去年人”,則是上片第四句與下片第三句交叉相對,雖是重疊了“人”字,卻從參差錯落中顯示了“人”的有無、留去的天差地別,和感情上由歡愉轉(zhuǎn)入憂傷的大起大落,從而使抒情主人公豐富深沉而起伏變化的內(nèi)心,在少量的字句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xiàn),清新而自然,婉曲而流麗。從這種內(nèi)容、格調(diào)、手法和句式中,我們都不難看出民歌的特色。
但不管《生查子》詞在字句上如何講求勻稱一致,又如何有意錯綜穿插,它總的還是用上片寫過去,下片寫現(xiàn)在,上四句與下四句分別提供不同的意象以造成鮮明強烈的對比。它先寫“去年”,是對于過去的追憶;后寫“今年”,是對于現(xiàn)在的描述。而追憶過去與描述現(xiàn)在,又都有實際的場景,最后落在截然不同的感情的抒發(fā)上。如果沒有這后者,“去年”“今年”云云,那就僅僅是時間的依次排列,好比杜甫的“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登岳陽樓》),只是事件的順敘,而無所謂對比了。
[元夕的元宵節(jié)古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