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浙江省高考語文試卷特點與答題情況分析
貼近生活 接軌時代
---浙江省高考語文試卷特點與答題情況分析
-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張新強
1 高考語文試卷的特點
2008年浙江語文卷的試卷形式與2007年基本保持一致,試卷內容、考點分布也與2007年大體相當,但難度明顯加大。
2008年,浙江省步入高考自主命題的第5個年頭。浙江省高考語文試卷堅持“有利于高校選拔人才,有利于中學推進素質教育,有利于高考改革”的命題方向,試卷體現(xiàn)出如下幾個主要特點:
以穩(wěn)為主,變化較小
2008年浙江語文卷的試卷形式與2007年基本保持一致,試卷內容、考點分布也與2007年大體相當,但難度明顯加大。
試卷結構、題目數(shù)量、題型樣式與2007年基本相同。這一方面是對浙江省4年來自主命題的經驗與成果的繼承和延續(xù),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保持穩(wěn)定:2008年是浙江省高考老方案實施的最后一年,過大的變化不利于保障中學正常的復習迎考秩序,也不利于保持考生應考心態(tài)的平衡,甚至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較小的變化體現(xiàn)在試卷結構中部分板塊的考點、考查方式的細微調整:將字形字音綜合題分拆為兩題,符合中學教學實際,還與今年的考試大綱中加大對錯別字的處罰力度有關;去掉了原有的實詞和虛詞使用選擇題;將名句名篇考查由選擇題“還原”為補寫題,分值也恢復為原來的4分;古詩鑒賞題由原來的三首詩歌比較鑒賞“回歸”
到對一首詩的鑒賞,大大降低了難度;改變沿用了4年的話題作文形式,改為命題作文,彌補了話題作文過于寬泛的不足,引導語不僅顯得比較人性化,可以啟發(fā)考生深入思考,其中“當我們從平凡中回望時,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觸和期待”,與去年的作文話題“行走在消逝中”保持著聯(lián)系。
命題者在闡述“命題思路”時,聲明“難度也與2007年大體相當”,但事實上并非如此,根據(jù)有關方面提供的數(shù)據(jù),2007年和2008年的難度系數(shù)分別為0.57和0.62。
貼近生活,接軌時代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相等”。命題者稱,2008浙江語文卷力圖傳遞這樣一種理念:語文在生活中,生活即語文的源泉。
事實也正如命題者所言,浙江省今年的高考語文試題與往年一樣,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應用題的語料貼近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其內容從基礎知識題的高等教育大眾化、俄羅斯政壇變動、NBA籃球賽,到物價指數(shù)上漲、“限塑令”、手機上網(wǎng)資費下調、住房裝修等話題,無不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時代緊密相連。
字形考查中涉及到的關鍵詞,如裝潢、膨脹都是生活中習見的詞語,只要考生平時養(yǎng)成不寫錯別字的良好習慣,復習時就能事半功倍;成語考查涉及的也是常見成語,著眼點在于生活中常見成語的正確使用。這一做法無疑是在告訴考生:要從生活中學習語文!
語用題的選材則更能體現(xiàn)時代的脈搏。今年的兩件大事在試卷中都得到了體現(xiàn):關于奧運的題材,除了在語言基礎知識題中有奧運火炬登頂珠峰的材料外,語用題中又有關于希臘奧林匹亞廢墟的美學論述(22題);關于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題材出現(xiàn)在24題,采用關于樂劉會獲救的一則新聞材料,體現(xiàn)了對抗震救災中那些可歌可泣人和事的關注。
能力立意,注重基礎
根據(jù)“有利于引導中學素質教育”的命題指導思想,浙江語文卷一貫注重基礎考查,以能力立意為先。這一特點在2008年浙江卷繼續(xù)得到彰顯。
常有人引用蘇軾《和董傳留別》中的詩句“腹有詩書氣自華”,來說明胸中有學問,表現(xiàn)于外的精神氣色也就豐盈而實美。但“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屬于最低層級A(識記),所以高考往往只重名句名篇的記憶的效果如何,至于怎樣在生活中和作文中使用名句名篇,則鮮有顧及。今年浙江試卷中則選擇了一個新的角度──“詩詞名句引用是否恰當”,以此考查學生在生活中靈活運用名句名篇的能力,是引導學生從死記硬背轉向學以致用的一種有益的嘗試。
斷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基本功,“授之書而習其句讀”是“解惑”的前提。浙江卷連續(xù)兩年進行文言斷句能力考查,今年的語料選自《史記·刺客列傳》。這樣做有利于學生從基礎開始學習古文,進而提升學生古文閱讀水平。
典故的考查,歷來是高考頗有爭議的問題。連千古傳頌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也因為其中有6處用典而使辛棄疾有“吊書袋”之嫌,今年高考古詩詞鑒賞16題第1小題卻大膽創(chuàng)新,考查“大夫澤畔行吟處,司馬江頭送別時”兩句的用典,好就好在二者皆出自課文,一為《史記·屈原列傳》,一為《琵琶行》,涉及的典故并不偏僻,反而成為了注重試題與高中語文教材內在聯(lián)系,提高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范例。
文學作品閱讀一如既往地全部采用主觀題,重在考查學生閱讀、理解和表達等綜合能力。21題賞析文中人物形象及其作用,以《祝!分械摹拔摇币l(fā)學生思考,便于教材知識遷移,由已知到未知,依然沒有離開基礎。
語用題在具體情境中考查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23題要求學生在特定情境中擴展語句,語料選自寓言《玫瑰樹根》,要求根據(jù)情境補寫樹根與流水的對話。24題要求從新聞材料中提煉觀點,并將材料改寫成能證明觀點的一個論據(jù),多管齊下,同時考查了提取信息、壓縮語段和轉換語體的能力,比起過去那種單純考查提取信息、歸納觀點的考題,綜合性大大提高。
人文情懷,文化品位
高考科技文閱讀常常給人一副冷面孔。今年科技文閱讀所選語料圍繞前沿話題“文化多樣性與生態(tài)維護”進行,屬于社會科學范疇,沒有過多的冷僻的專業(yè)術語,大大降低了閱讀的難度。選材引導學生關注焦點和熱點,從全球生態(tài)的角度,引發(fā)對人類與自然關系的思考。
文言文閱讀材料選自《唐才子傳》,元代辛文房撰,是唐五代詩人簡要評傳匯集,被魯迅列入學習中國文學的12種書目之一。自2004年浙江省自主命題以來,除第一年為保持穩(wěn)定而延續(xù)了全國卷多年來考查人物傳記為主的模式(但突破了《二十四史》的范圍)之外,2005年的《書褒城驛壁》、2006年的《蚊對》和2007年的《王定國詩集敘》,按照命題者的說法,都使“文言文選材擴大了視野”,“突破近年來全國各地高考卷以‘二十四史’等傳記類材料為主的格局”,“題材廣泛、不拘一格”。不過今年事實上又“回歸”到2004年的樣子,也是考查人物傳記,也突破了《二十四史》的范圍。
文學作品閱讀選擇了俄國著名作家高爾基的散文《烏米》,有助于學生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態(tài)。該文傳遞出對人性之美的思考,內容積極向上,啟發(fā)青年學生堅韌、樂觀地面對生活。
作文題“觸摸都市/感受鄉(xiāng)村”,與去年相比,降低了審題難度。還充分考慮到考試的公平性,使身處都市和身處鄉(xiāng)村的考生都有話可寫,可以分別找到自己熟悉的生活,講述故事,抒發(fā)真情實感,闡明思想觀點,而優(yōu)秀考生則能寫出有深度的好作文,從而有效檢測出考生的作文水平。
尤其可貴的是,作文命題將視角從“上”改為向“下”,從比較“空”的觀念層面轉向比較“實”的生活層面,從根源上有效防止了“新八股”的產生,還能夠引導學生關注容易被忽視的“底層”生存空間;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出發(fā),去觀察、體驗、思考都市或鄉(xiāng)村的發(fā)展變化。作文要求的“為題”二字下還特意加了著重號,以提醒考生今年是命題作文,防止粗心或者有思維定式的考生朝話題作文的方向走,顯示了對考生的人文關懷。
白玉微瑕,留待商榷
我們在肯定今年語文試卷特點的同時,也看到了存在的問題和有待商榷之處:
一是整卷難度偏大。今年的高考語文試題,除作文難度系數(shù)為0.72和語用題難度系數(shù)為0.73之外,選擇題(包括語文基礎知識、科技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和古詩文閱讀分別為0.43和0.4,文學作品閱讀為0.48,全卷7個板塊中以“表達應用”這一能力層級中的兩個板塊難度適中且難度相近,而其余4個能力層級的5個板塊均不到及格水平且難度相近。這樣的試卷的區(qū)分度顯然是不夠的。
二是對外國作品的偏好。我們并不反對高考以外國作品為材料,也不反對尊重多元文化。但是,畢竟語文是我國的母語,中學語文主要學習中國作品,外國作品的比例不大。即使目前現(xiàn)行高初中教材選入的外國文學作品較多,達到62篇,也只占總篇目不足20%。而浙江省自主命題以來的5年中,竟有兩年的文學作品閱讀采用的是外國作品。我們姑且不論這樣做有違中學語文教學的實際,容易造成錯誤的導向,僅論外國作品從原作翻譯成中文,是否失去了一些原有的味道,就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三是考點過于集中。文學作品閱讀題中,提問“表達作用”或者“寫作目的”的題目占了很大的比例,如第19題“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寫所采用的手法,并簡析該段景物描寫的作用(5分)”,20題第2小題“文中反復寫她的歌聲有何目的(3分)”,21題“魯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運的見證,其重要性與本篇中的‘我’相似。請賞析《烏米》中‘我’的形象與作用(6分)”,總計18分的題目,與此相關的題目竟高達14分,占77.78%,應該說是欠考慮的。
2 高考語文答題情況分析
與往年相比,2008年浙江省高考語文試題難度大大增加。這一方面反映出試題本身的難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學生答題情況的不理想。
“名句名篇”、“文學作品閱讀”兩個板塊的得分情況均不如人意。4分的名句默寫,浙江省平均分僅為1.6分。“文學作品閱讀”題考的是外國小說閱讀,總分18分,浙江省平均分僅為8.71分。
客觀地說,整個文學作品閱讀題這一大題的4道小題考點集中,難度也不大,客觀上有利于學生得分,之所以考得并不理想,與考生本身平時基礎不扎實關系很大。還有的一些考生是因為不會分點答題和不會使用文學術語而失分。
也許是考慮到前面除語用題之外的試題難度過大的緣故,作文題的閱卷尺度也和語用題一樣被放寬,只要考生不偏離題目,不宿構和抄襲,字數(shù)也差不多,一般考生的分數(shù)都還說得過去。據(jù)統(tǒng)計,今年高考浙江省作文平均分達到42.43分,略高于往年。與往年一樣,今年的滿分作文鳳毛麟角,55分以上的作文也是少數(shù),大量考生在47分至54分之間,網(wǎng)上閱卷分數(shù)“趨中”的問題依然沒有有效解決。
考生作文以寫鄉(xiāng)村的居多(包括城里的考生)。然而,他們大多著眼于寫鄉(xiāng)村風光和鄉(xiāng)土人情以及童年生活,很少觸及鄉(xiāng)村的靈魂,而只是浮光掠影,以旁觀者的身份去看待鄉(xiāng)村,或者尋找過去在鄉(xiāng)村留下的記憶,缺少現(xiàn)實的真切感受,很少出現(xiàn)對鄉(xiāng)村生活有深入思考的佳作;而“春夏秋冬”的“流水賬”般的結構模式,“農家樂”式的“到此一游”的家庭聚餐,外加“牛背牧童”和“炊煙裊裊”之類的鄉(xiāng)土風光,便構成了比較普遍的所謂“鄉(xiāng)村題材”。
而寫“觸摸都市”的考生,也同樣以做表面文章為主,停留在都市的繁華與嘈雜、都市的冷漠與愛心、都市的噪音和廢氣等都市表象,真正能夠觸及都市“靈魂”,對都市文明進行嚴肅思考的作文也屈指可數(shù)。寫“觸摸城市”還存在著片面和幼稚的問題,城市在有些考生眼里變成了“鋼筋水泥的灰色森林”、“藏污納垢的腐朽場所”,充滿失望和頹廢之感,而沒有用心觸摸城市的個性和魅力。所以,作文寫作除了需要學生有寬廣的閱讀面和訓練之外,更需要有對生活的獨到個性體驗,善于挖掘生活細節(jié)中蘊藏著的“金子”。
公平地說,作文不理想,也不能全怪學生。高中學校大多在城里,家在山里的學生,因為在城里學習和生活,他們也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鄉(xiāng)村人;他們已經丟失了鄉(xiāng)村的根,接觸的是都市里的人和事,卻未能領會城市的深層意蘊。于是,在他們的筆下,都市是別人的都市,而鄉(xiāng)村也是別人的鄉(xiāng)村。這也就難怪乎大多數(shù)學生筆下的都市生活,是鄰里的冷漠、求學的艱辛、逛街的愜意,以及財富和夢想;而他們筆下的鄉(xiāng)村生活,則是摸魚蝦、撲螢火、捉知了,以及外公精彩的故事和外婆溫暖的懷抱。(文章參考了浙江省2008年高考語文命題組《浙江省2008年高考語文命題組評命題思路》和閱卷教師提供的一些數(shù)據(jù)。)
【浙江省高考語文試卷特點與答題情況分析】相關文章:
高考語文試卷的答題技巧04-30
專家指導:歷年考研試卷特點分析及應對04-30
初三語文試卷分析05-01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答題技巧12-31
高考語文答題常見問題04-27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思路04-30
語文試卷分析(通用33篇)04-28
八上期末語文試卷分析03-22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模式歸類04-30
語文月考試卷分析總結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