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紹興古纖道資料
紹興古纖道,隱藏著三處鮮為人知的古纖道遺跡,每一處都散發(fā)著古老而神秘的氣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紹興古纖道資料,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紹興古纖道資料
古纖道它臥伏于西興運河,是蕭紹運河上的一大奇觀,堪稱江南水鄉(xiāng)一絕,紹興古纖道。纖道,又稱運道塘、新堤、官塘路和官道,俗稱纖塘路,是背纖人行走的道路。
古纖道在西晉(265-317年)初現(xiàn)雛形,唐代中葉以后,紹興的瓷器、絲綢、茶葉、黃酒成為大宗商品被大量運銷外地,陸上交通運輸已不能適應需要。纖道 就是在急切需要發(fā)展水路運輸?shù)那闆r下,于唐元和年間開始砌筑的。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進行大規(guī)模的浚修。初為土堤,明代(1368-1644年)重 修改作石砌,此后歷代又進行多次修繕。1000多年來,無數(shù)肩背纖繩的勞動人民在這條纖道上步履艱難地拉著船只行進,為發(fā)展紹興經(jīng)濟作出了很大貢獻。
古纖道是古越勞動人民獨創(chuàng)的一種橋路組合的道路,綿延近75公里,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在浙東大運河南岸紹興縣柯橋鎮(zhèn)上謝橋至錢清鎮(zhèn)秦皇段一帶的運河上。該段 纖道分單面臨水、一面傍岸和兩面臨水兩種類型,并間以形式迥異的拱橋和梁橋。單面臨水型纖道,其路基和塘身全用條石疊砌,路面平鋪石板;而兩面臨水型又分 實體纖道路和石墩纖道橋兩類。石礅纖道橋,人稱鐵鏈橋,多在水深河寬處,其路基是用石條砌成的一個個石墩,高出水面0.5米左右,墩間用三塊長約3米、寬 約0.5米的石板平鋪而成橋面,故有“白玉長堤”的美譽,F(xiàn)存兩段,一段長502米,149橋孔;一段長377.4米,112橋孔。纖道順著運河,時而一 面臨水,一面依岸;時而兩面臨水,平鋪水中,儼然一條飄帶,蜿蜒伸向水天極目之處,由于古纖道貼水而過,上面可行人背纖,遇大風大浪,又仿佛是中流砥柱, 可抵消風浪對船只的撞擊。
古纖道上,不時會出現(xiàn)一座座橫跨運河的石粱橋或石拱橋。但見橋上行人,橋下背纖,舟行畫里,人在鏡中。多姿多態(tài)的數(shù)十座石橋,是運河上畫龍點睛之處,最著名的有單孔石拱橋蔭橋、拱橋與高低石粱相結(jié)合的多跨橋梁太平橋等。
古纖道給人以美的享受,它的美表現(xiàn)在整體上,路、橋、水、船渾然一體,是一幅絕妙的風景畫圖。坐烏篷船徜徉其上,領略水鄉(xiāng)秀麗風光,頗有“如在鏡中游”之 趣。許多藝術(shù)家慕名而來,或拍電影,或攝影,或?qū)懮,或體驗生活。1988年,古纖道作為文物建筑中的孤例,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概況
地理位置:位于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北部,在浙東運河紹興段,從東到西橫貫紹興全境,綿延 40 余公里。
名稱由來:原名纖塘、遠道塘、纖道橋,初名運道塘,亦稱官塘,俗稱纖塘路。
建筑特色:古纖道是由石礅梁橋間以數(shù)十座拱橋、梁橋構(gòu)成的水中長橋,有臨水依岸和破水而筑兩種形式。按照砌筑的位置可以分為單面臨水和雙面臨水兩大類。單面臨水的纖道一般在河面不甚遼闊處,路基用條石錯縫橫向平砌間丁石或者 “一順一丁” 疊砌,路面由青石板或條石橫向鋪設而成。兩面臨水的纖道多在水深河寬處,是纖道精華所在,有實體纖道和石墩纖道橋二種形式,路基和路面做法同單面臨水。
景點 紹興古纖道
歷史沿革
起源與初創(chuàng):古纖道的修筑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紹興城東就有山陰故陸道,隨山陰故水道一起修建。而城西的古纖道則是在西晉晚期隨著運河開通而修建的。唐元和十年(公元 815 年),浙東觀察使孟簡在疏浚運河的同時,于紹興至蕭山段修建了一條土堤,供船只拉纖使用,此即纖道之始。
發(fā)展與完善:明代弘治年間,山陰知縣李良對纖道進行了重修,改用青石板鋪砌,使纖道與河岸渾然一體,遇水則架橋,綿延百里,形態(tài)各異。此后,清康熙、咸豐、光緒年間均有重修,使其日臻完善。1947 年,“紹興縣修筑官塘委員會” 成立,對古纖道作了較大整修。
主要功能
行舟拉纖:在古代水運中,船只逆水行駛時需要纖夫拉纖助力,古纖道為纖夫提供了專門的行走通道,方便他們牽引船只前行。
避風港灣:由于古纖道貼近水面且多建于河道寬闊處,當遇到大風大浪時,船只可以靠近纖道躲避風浪,減少風浪對船只的沖擊,起到了避風港灣的作用。
文化價值
歷史價值:古纖道見證了紹興地區(qū)古代水運的繁榮和發(fā)展,是研究中國古代交通史、水利史以及經(jīng)濟發(fā)展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和勞動人民的生活場景。
藝術(shù)價值:古纖道的設計精巧,形態(tài)纖美,橋路結(jié)合,與周圍的水鄉(xiāng)風光相得益彰,構(gòu)成了一幅獨特的江南水鄉(xiāng)畫卷,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欣賞價值,吸引了眾多藝術(shù)家前來取景創(chuàng)作。
文化傳承價值:它承載著紹興地區(qū)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是古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傳承和弘揚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紹興古纖道資料】相關(guān)文章:
紹興古驛道 -資料06-22
紹興古越藏書樓 -資料06-02
北京張坊古戰(zhàn)道 -資料09-27
紹興土谷祠 -資料09-13
紹興東山 -資料10-02
紹興東湖 -資料10-18
紹興鑒湖 -資料06-18
紹興剡溪 -資料10-10
紹興塔山 -資料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