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臘八源于古“臘祭” -資料
臘八節(jié)的前身是古代的臘日,臘日在上古時代是最重要的年終祭祀日,
臘八源于古“臘祭”
。臘日,在漢代是與正旦齊名的盛大節(jié)日,漢人常“正臘”并稱。古代臘節(jié)的聲勢甚至超過新正。臘節(jié)起源于上古的歲終大祭,它是蠟、臘兩種祭祀古儀的融合。臘祭是臘日的主要節(jié)俗。在禮教的影響下,漢朝平民的臘祭突出宗族倫理的內(nèi)容,祭祀先祖,團聚宗族!读信畟鳌酚浭隽艘晃还涯“臘日休家作”,在自家的 “歲祀禮事”結束后,又趕到娘家,因為娘家人“多幼稚,歲時禮不備”,她回家的目的是要幫助家人行祭祀祖先之禮。可見臘日祭祀是當時家庭普遍必需的節(jié)俗項目。即使是貧困的窮人,臘日亦要設法祭祀先人。
臘日祭品,在先秦以田獵所得禽獸充祭,秦漢祭以豬、羊。羊豕之祭在周代是士人之禮,秦漢以后為一般庶民所用,其中臘日用羊成為漢代臘祭的特色。臘日用羊大概與先秦告朔用羊有關,在孔子看來,羊是告朔之禮所必需的祭品。漢代臘日用羊,則是一種習慣,源于古代社會的求吉心理。西漢民間“歲時伏臘,烹羊炰羔”。《說文》:“羊,祥也。”羊、陽音同,羊代表陰陽之陽,也是吉祥之祥。
在臘八風俗里,揚州西山一帶有“歲暮好相聚打圍,追逐雉兔”的風俗。西山是指揚州西部的丘陵山區(qū)!稉P州西山小志》“軼事”篇中記載得更為詳細,有一首詩,詩云: “務閑相聚作圍場,槍械迤邐約伴忙。何處今年多雉兔,孔家山畔臘山旁。”附注云:“歲晚務閑,鄉(xiāng)人相聚打圍,追逐雉兔,是日,遠近咸集,多至數(shù)千人……雖非美俗,饒有古風。”狩獵在其他季節(jié)也可以,但特指是“歲暮”、“歲晚”,這便使人聯(lián)想到:或許這正是周代臘祭的某種存留!稉P州西山小志》里所指的“臘山”,在今儀征市境內(nèi),現(xiàn)又叫做“捺山”。這臘山腳下舊時就是民間的圍獵場,故“臘山”實際上就是“獵山”,這也更加佐證了揚州西山民眾的“歲暮打圍”源于秦漢以前的“臘祭”古俗,
資料
《臘八源于古“臘祭”》(http://www.msguai.com)。臘日除團聚慶祝外,還有一個重要節(jié)俗就是送寒逐疫。處在年度周期新舊更替的時段上,臘月“是月也,日窮于次,月窮于紀,星回于天,數(shù)將幾終,歲且更始”(《月令》)。日月星辰輪轉一周,到了終點,也回到了起點,在卦歷上,屬于艮卦,“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于艮” (《周易·說卦第十》)。這里的星有人說是“昏參中”,也有人說是大火旦中,從古人的以大火定季節(jié)的習俗看,大火旦中說較為可信!蹲髠·昭公三年》: “火中寒暑乃退。”注文說:“心以季夏昏中而暑退,季冬旦中而寒退。”大火旦中預示寒氣將退,臘日的選擇大概就參考了這一星象。因臘日與大火的關系,人們對火神及火神在人間的化身灶神自然產(chǎn)生崇拜,因此臘日祀灶也在情理之中。季夏、季冬祀灶的習俗在中國古代有著對應的關系,這與大火的季節(jié)出現(xiàn)有關,先秦 “灶神,常祀在夏”,隨著人們陰陽觀念的變化,秦漢時期作為夏季“常祀”的祀灶祭儀逐漸集中到季冬時節(jié)的臘日。“寒退”是臘日的自然氣候,臘日深層的意旨就是人與天應促成寒氣的及時退隱,以利陽氣的上升。因此東漢蔡邕在《月令章句》中說:“日行北方一宿,北方大陰,恐為所抑,故命有司大儺,所以扶陽抑陰也。”
東漢人蔡邕說:臘,“但送不迎”,其實臘還有“接”的意義,應劭在《風俗通義·祀典》中記載了漢人的這一觀念,“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臘之明日為初歲,臘是新舊時間轉換的祭禮。在古代宗教年度周期中,臘祭的次日是新歲之始。自從以夏歷正旦為歲首之后,臘日就成為與夏歷年首協(xié)調(diào)配合的歲末節(jié)日,因此,臘與新年之間存在著一段時間距離。這樣臘明日在秦漢之時也就成為“初歲”或“小新歲”。臘日正處在新舊更替的交接點上,因此盡力地逐除,是為了新春的到來,驅疫逐邪活動的本身就在為陽春的到來開辟道路,“歲終事畢,驅逐疫鬼,因以送陳、迎新、內(nèi)(納)吉也”。送舊迎新納吉正是臘日慶祝盛大熱烈的動力所在。
【臘八源于古“臘祭” -資料】相關文章:
紹興古纖道 -資料05-30
臘八節(jié)知識介紹資料06-03
喝臘八粥民間的故事資料01-18
臘八節(jié)傳說:牧女乳糜救佛祖資料12-30
天壇資料08-15
泰山資料10-20
肇慶封開楊池古村06-07
苦難的歷程 -資料03-13
樹的故事 -資料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