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一位漁夫每天早上在湖邊和朋友聊天、打漁,中午回家吃飯、和老婆睡個午覺、曬曬太陽、做做家里的活兒,傍晚孩子放學回來、全家享受天倫之樂,
漁夫走的彎路
。這種幸福的生活持續(xù)了好長時間,直到有一天——有位富有的商人到了湖邊,和他聊得很投機,忍不住給了他一些人生的教導。從此,漁夫就有了一個愿望:成為全國最有錢的漁夫。漁夫說,“他讓我每天不僅早上打漁,下午也要打漁。因為這樣可以多賺錢。賺夠了錢,我就可以買條船,雇用一些人來幫我干活。然后我就可以有很多漁貨,賣到各地去,賺更多錢。然后我就可以買船隊,到真正的海洋上去打漁,再賺更多的錢。”“然后呢”?有人問漁夫。漁夫搔搔腦袋,“之后我就可以退休,在家里每天過得輕松愉快,高興打漁的時候就打漁,剩下的時間就可以和老婆孩子一起開心過日子!欲望的對與錯
曾經(jīng),“欲望”被視為一個邪惡的字眼,而被人們大加鞭笞。
其實,欲望本身并不是罪,只要合乎道德、倫理、法律、常理。
試想,如果人們都無欲無求,社會發(fā)展豈不是會停滯不前???
根據(jù)亞當·斯密的古典經(jīng)濟學理論——正是由于個人欲望的驅使,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將會作出有利于社會發(fā)展進步的資源分配,
管理資料
《漁夫走的彎路》(http://www.msguai.com)。有人說,欲望使人年輕——這句話不無道理!
真正想要的
兜了一個大圈子、走了許多彎路,最終回到了原點。
漁夫的做法是不是有點可笑?
所以,弄清楚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無論它是財富、人生體驗,亦或是權力、美色,可以少走彎路。
比如說,有人渴望受人尊重,如果他有愛心、有口才、有學識、有耐心,喜歡小孩,那么,當幼兒園或小學教師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比如說,有人追求人生體驗,那么,即使山的后面是另一座山,他也可以一直在旅途上,因為,不同的山、其風景及沿途的心情不盡相同。一種花的香味,固然可以通過他人的介紹或描述來獲得大概印象,但是要想獲得最真實的感受,恐怕只有親自去聞——這種感受和體驗,是沒法通過別人來完全替代的。
再比如說,就在校大學生而言,有的人認為“談戀愛會后悔四年,不談戀愛會后悔一輩子”,于是他會選擇合適的異性來共度大學時光;有的人認為先立業(yè)、后成家,于是他會珍惜四年難得的時間來刻苦攻讀。
這些目標都無所謂對錯,關鍵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