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那些與過年有關(guān)的吃食
春節(jié),是中國人一年中最看重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也稱過年。中華文化,說白了就是飲食文化。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就是靠“民以食為天”這種最富特色的文化來維系著。因此,食物堪稱過年習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中國北方流傳著這樣一個順口溜:“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糊窗戶, 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fā),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扭一扭。 ”這首民謠不僅道出了北方的傳統(tǒng)年俗,更反映了中國年文化與飲食的密切關(guān)系。
當然,在中國,過年的食文化也有地域之分: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年糕和湯圓。而各種地域特色濃郁的符號化吃食,也堪稱過年餐桌上吉祥喜慶的經(jīng)典。
●餃子當元寶
成都姑娘劉麗昆嫁到天津已經(jīng)有五個年頭。如今她早已入鄉(xiāng)隨俗,習慣并喜愛上了在除夕晚上吃美味的餃子。而且每次吃到餃子中的幸運硬幣,還不忘跟老公得意地顯擺一下。
北方人為什么要在年三十晚上吃餃子呢?一是取其諧音“更歲交子”。在半夜舊歲剛過已交新年子時的時候吃它,象征著辭舊迎新,喜慶團圓。二是取其吉形。因餃子酷似元寶,意為國泰民富,“招財進寶”。因此,餃子老少咸宜,無分貴賤。
在清朝乃至民國,水餃又叫“煮餑餑”。不僅平民百姓,連清代的慈禧太后,都把三十晚上包餃子當成不可省略的禮儀。年三十晚上,慈禧太后要將宮中后妃和各王府的福晉、格格全召到殿上,十二點一到全在長案上包餃子,包得又好又快的賞銀子。而光緒皇帝夫婦來給她拜年時,慈禧也會賜給他們餃子享用。至于民間,更是“無家不餃子”,連那些鄉(xiāng)下的趕車漢子,老婆也會包一些四個車輪狀的餃子給他吃,以求來年五谷豐登,車馬平安。
餃子有餡,這樣也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對新一年的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而在大年初一早上將面條和餃子同煮,這叫做“金絲穿元寶”。 大年三十的晚上,北方人不吃餃子,會覺得沒有過年的氣氛。正如現(xiàn)在許多中國人,假如不看春晚,會若有所失是一個道理。
●吃年糕,年年高升
春節(jié)吃年糕,是我國南北方共同的習俗。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人們的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提高。
說起來,年糕原是漢族的節(jié)令食品,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蘇州古城在春秋時代是吳國的國都。當時吳王闔閭為了防止外敵入侵,命大將伍子胥構(gòu)筑高大的城池。建成之后,吳王大宴群臣,伍子胥卻面色凝重地告訴自己的手下人,“我過世之后,倘若吳國遭遇饑荒時,你們可帶著百姓去東門下掘土,那里囤積的糧食足夠百姓們挺過災難。”
伍子胥死后不久,越國大破吳國,災民遍野。大家根據(jù)伍子胥生前的指示去東門下挖掘,這才發(fā)現(xiàn)城墻的基磚是用糯米所做,于是饑荒得到了徹底的緩解。從此,蘇州人民為了紀念并銘記伍子胥的功績與忠烈,就在春節(jié)這一天家家吃年糕,這一習俗后來傳到全國各地,并流傳到了今天。
年糕主要用蒸熟的米粉經(jīng)舂搗等工藝加工而成。如今,各地年糕的原料和做法各具特色,風味各異。在塞北,農(nóng)家習慣將黍子磨成粉,蒸出金燦燦的黃米年糕。在江南,人們喜歡把糯米加水磨成米漿,蒸成條形或磚塊的水磨年糕。北京人愛吃江米制成的紅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愛吃黍米年糕,山東人多吃紅棗黃米年糕,海南人則愛吃含糖量極高的年糕,還有些地區(qū)愛吃咸味年糕。上海人則更是把年糕做到了極致:螃蟹炒年糕。螃蟹的鮮香,通過滾燙的湯法,浸透了切成薄片的年糕。有人說:吃螃蟹炒年糕,打你耳光也不放。不信的話,您也試試?
●甜甜蜜蜜八寶飯
說起八寶飯,這款傳統(tǒng)甜食可追溯到周武王在八位賢臣的幫助下,推翻了殷商王朝的時候。在武王伐紂的慶功宴會上,御廚用八種珍品制成八寶飯,犒賞八位有功之臣。后來它一直被視為宮廷珍品,供歷代權(quán)貴所享用。
據(jù)說西太后慈禧很愛吃八寶飯,而當時的御膳房里有位肖代師傅擅長做八寶飯,很討西太后的喜歡。后來,肖代遭人暗算被逐出清宮,流落江湖。八寶飯的制作方法從此在民間流傳開來。
八寶飯是以糯米和八種干鮮果品為主料蒸制而成。對于幾乎所有上海家庭來說,八寶飯是過年餐桌必備的食物之一。作為一道應(yīng)景食物,一口熱軟的糯米夾著細膩的豆沙,含在嘴里,甜甜糯糯,八寶吉祥,人們更希望來年有個甜蜜的好兆頭。
●團圓吉利吃湯圓
宋朝時,民間開始流行一種元宵節(jié)吃的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最早人們叫它“浮元子”,后來有的地區(qū)把它改稱為元宵。辛亥革命后,竊國大盜袁世凱成為大總統(tǒng),因忌“元宵”為“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于l913年元宵節(jié)前嚴令將“元宵”改為“湯圓”。
在我國傳統(tǒng)的農(nóng)歷大年,吃湯圓已成為一個根深蒂固的習慣。一直以來,它被人們賦予了團圓、美滿、甜蜜的美好愿望,一家人團坐在一起吃上一碗湯圓,才算過完了春節(jié)。同樣吃湯圓,南北各地也不盡同。上海人習慣大年初一早晨第一頓飯一定要吃湯圓,意味新年圓圓滿滿,而且要有湯水,寓意有財有勢。北方人習慣正月十五吃湯圓,新年第一個月圓之日,也算過年的完美收官?梢娭c一個在開頭,一個在收尾,習俗各有不同。
●吃春卷,發(fā)五臟之氣
春卷具有迎接春天之意,是不少人年夜飯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小吃。據(jù)說在唐朝以前,每到立春日,家家戶戶都用面粉做成一種薄餅攤在盤中,加上精美的蔬菜、水果等,贈送給親友,取名為“春盤”,是供人們在春日食用后發(fā)五臟之氣。漸漸的,春盤又演變?yōu)榇猴,成為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的春日餐桌必備食物。在此之后,吃春餅逐漸成了一種傳統(tǒng)習俗,以圖吉祥如意,消災去難。
隨著烹調(diào)技術(shù)的發(fā)展和提高,春餅又演變成為小巧玲瓏的春卷。春卷的做法并不復雜:用烙熟的圓薄餅卷裹餡心,成長條形,然后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浮起而成。餡心可葷可素,可咸可甜。至于品種,則有韭黃肉絲春卷、薺菜春卷、豆沙春卷等。
●發(fā)糕,大發(fā)財源
關(guān)于發(fā)糕的來歷,還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傳說。據(jù)說有一天,一位農(nóng)家小媳婦在拌米粉時,不小心碰翻了擱在灶頭上的一碗酒糟。眼看著酒糟流進米粉中,小媳婦急得直想哭,可是她不敢聲張,怕遭到公婆的責罵,只得把沾了酒糟的米粉依舊拌好放在蒸籠里蒸。誰知由于酒糟的發(fā)酵作用,這一籠糕蒸得特別松軟可口,還有一股微微的酒香。于是,大名鼎鼎的發(fā)糕就此流傳開來。
作為民間的傳統(tǒng)小吃,發(fā)糕的這個“發(fā)”字既體現(xiàn)出面食的特點,又代表廣發(fā)財源的意思。以糯米蒸出的發(fā)糕特別松軟可口,這樣吃起來味道也格外清香。在我國的一些地方,發(fā)糕也是過年時人們喜歡吃的一道喻意吉祥的點心。
●富貴魚,吉祥有魚
在中國人的觀念里,魚同樣是吉祥的代表,就像這道面食的名字一樣,象征著年年有余、富貴吉祥的好意頭。在中國北方的一些地區(qū),過年時都會制作這種造型精巧、味道又很獨特的面點。雖然用面做成的小魚沒有艷麗的色彩,但卻造型獨特,尤其是鱗片和眼睛更是形象生動。
●紅果包,紅紅火火
紅色是吉祥喜慶的象征。天津人習慣把山楂稱為紅果,過年吃個紅果包,就為圖個新年里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掰開紅果包的瞬間,香甜的熱氣飄散開來,吃起來也格外酸甜可口。
【那些與過年的吃食】相關(guān)文章:
烏龜吃食作文11-15
小雞吃食作文12-20
螞蟻吃食物04-30
描寫公雞吃食的句子04-29
小倉鼠吃食作文04-30
孔雀魚吃食作文04-30
過年那些事作文02-05
過年那些事兒作文02-05
過年那些事兒作文12-12
過年的那些事作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