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天時不如地利》
天時不如地利
《孟子〃公孫丑下》
一、原文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二、譯文
孟子說:“適宜作戰(zhàn)的時令、氣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團結(jié)!保ɑ虻锰鞎r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方圓三里的城墻、七里的城池,敵人包圍城池并攻打它卻不能取得勝利。包圍城池并攻打它,一定有得到適宜作戰(zhàn)的天氣;但是這樣卻不能取得勝利,是因為適宜作戰(zhàn)的時令、氣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形。
城墻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鎧甲不是不堅固、銳利,糧食不是不多,拋棄城池并離開它,是因為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團結(jié)。
所以說:使百姓安居下來不用劃定的 邊疆界線,鞏固國防不用憑借山河的(地勢的)險峻,在天下建立威信不用憑借兵器盔甲的銳利【武力的強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受到的)幫助就多【幫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受到的)幫助就少【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達到了極點,連他的親屬(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達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愿意)服從他。用天下服從他的人,(去)攻打背叛他的親屬,所以要么君子不去打仗,如果打仗就一定會取得勝利。”
*括號中的內(nèi)容為補充內(nèi)容,方括號中的內(nèi)容為意譯內(nèi)容
三、注釋
天時不如地利:天時,指適合作戰(zhàn)的`時令、氣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形。 人和:得人心,上下團結(jié)。
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城。
郭:指古代修筑的一種外墻。
環(huán):圍。
夫(fú):發(fā)語詞。用于句首,表示將發(fā)議論。
必:必然。
得:取得,得到。
是:這(是),這正說明。
然而:雖然這樣,但是。
者……也:是因為(表原因)。
不如:比不上。
也:發(fā)語詞,判斷句的標志。
城:城墻。
池:護城河。
兵:武器。
革:皮制甲衣。
堅:堅固。
利:銳利。
米粟(sù):糧食(大米和小米)。
委而去之:委:拋棄。去:離開。
故:所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以,用。封疆之界,劃定的邊疆界線。
固國:鞏固國防;使國防鞏固(使動用法)。
溪:河。
險:險峻。
威:建立威信。
寡:少。
道:治國之道
得道者:施行仁政、得到民心的人(君王)。
失道者:施行暴政、失去民心的人(君王)。
寡:少。
之至:達到極點。
親戚:古代指親屬。親,指“族內(nèi)”;戚,指“族外”。
畔:同“叛”,背叛。
順:服從。
“故君子”二句:得道的君子有不戰(zhàn)之時,若進行戰(zhàn)爭,則必定勝利。
必:一定,肯定。
四、分段賞析
第一段:開門見山,提出論點。
第二、三段:天時地利(客觀條件)、人和(主觀條件) 兩者相比較,層層遞進。
第四段:更加具體的論證,結(jié)論,將論點范圍由戰(zhàn)爭擴大到治國之道。
五、論證特點
一:逐層論證,層進關(guān)系。
二:舉例論證:(第二、三段)觀點鮮明,有氣勢,有條理。
三:對比論證:(第四段)那施行仁政與不施行仁政作對比。層層深入、蟬聯(lián)直下、一氣 呵成、無懈可擊。
六、作者及文章簡介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思想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被后人稱作“亞圣”,與孔子共稱“孔孟”,主張施行“仁政
從語言來說,大量運用層層疊疊的排比句式,使行文富有氣勢,如長河大浪,磅礴而來,咄咄逼人,橫行無阻。本文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并用,可以說論述過程是在對比中完成的。
【《天時不如地利》】相關(guān)文章:
天時不如地利和呂氏春秋教案03-11
六年級語文天時不如地利07-23
天時地利皆重 成事更在人和07-03
SEO也談天時、地利、人和 -電腦資料01-01
早安心語:愛,是一場天時地利的相遇01-18
創(chuàng)建一線品牌的天時、地利、人和 -管理資料01-01
“天時,地利,人和”,金龍魚入米市之失 -管理資料01-01
考研最高境界 天時地利運氣一個不能少11-08
天時地利人和:引爆微博營銷 -管理資料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