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傳》讀后感的范文
前兩天,我在新華書店買了一本《貝多芬傳》的書,覺得十分好看,很有教育意義,讓我愛不釋手。
這本書的作者,用大量的事實和典故,講述了貝多芬成長、成材的故事。作者描述時文筆流暢、精煉清晰。筆下描述的貝多芬發(fā)奮圖強、鍥而不舍、頑強拼搏的精神,讓我看了深受啟發(fā)。
貝多芬是18世紀著名的德國音樂家,他譜寫了眾多優(yōu)美動聽的樂曲,他高尚的品德讓我心生敬佩?墒牵惗喾业耐晔遣恍业。他的父親是一個酒鬼,酗酒敗了家業(yè),就企圖把四歲的貝多芬變成搖錢樹。天天強迫幼小的貝多芬練習小提琴為他賣藝賺錢,使貝多芬沒有了像同齡人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生活的磨難使貝多芬從小養(yǎng)成了自強不息、堅持不懈的性格。他勤勤懇懇地磨煉琴技,孜孜不倦地學習作曲,使他成為了一代有名的琴師。可惜的`是上帝沒有眷顧這位天才,貝多芬不到30歲時,聽力漸漸變?nèi)踔钡阶詈笫斄。對于一個音樂家、作曲家,沒有聽力是多么痛苦的事呀!可是貝多芬承受了內(nèi)心的痛苦,用自己堅強的意志戰(zhàn)勝了耳聾帶來的影響,繼續(xù)創(chuàng)作他最喜愛的音樂……現(xiàn)在我們所熟悉的那些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幾乎都是他后半生耳聾的狀態(tài)下創(chuàng)作的。
這本書告訴了我,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天賦,而是靠勤奮、靠堅持來完成的。
面對新的事物,起初熱心的人很多,而在前進的道路上,稍微遇到了困難,就打“退堂鼓”,就會冷淡、撒手不做了的大有人在。貝多芬的故事告訴我,任何成功,不經(jīng)過一番苦學、苦煉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認真做的人,才忍得住這番痛苦,事業(yè)才能成功。
記得我初學二胡時,面對二胡優(yōu)雅的聲音,我愛上了它。可是當我真正學拉二胡時,就產(chǎn)生了畏難情緒。學習拉二胡,要先學基本知識、要學習手法、指法,還要學習各種拉二胡的技巧等等。特別是練習拉二胡時,手臂手指很痛,腰也酸,背也痛,我產(chǎn)生了放棄學二胡的想法。看了《貝多芬傳》這本書以后,我不由得感慨:貝多芬在雙耳失聰?shù)那闆r下,還那么認真、那么執(zhí)著,最終創(chuàng)作出那么多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作品,難道我不應該向他學習嗎?
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皶接新非跒閺,學海無涯苦作舟”。我決心要克服困難,向貝多芬學習,學習他堅持不懈、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把二胡學好,把課堂上老師傳授的各種知識學好,成為優(yōu)秀的少年兒童。
【《貝多芬傳》讀后感的】相關文章:
貝多芬傳的讀后感01-10
貝多芬傳讀后感01-18
《貝多芬傳》讀后感07-15
貝多芬傳讀后感11-10
《貝多芬傳》讀后感12-04
《貝多芬傳》讀后感01-01
貝多芬傳讀后感01-01
貝多芬傳讀后感07-31
貝多芬傳讀后感09-20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后感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