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3篇
本書精選“健康·心理”專欄32篇闡述家庭教育與個人成長的文章,包括父母溺愛、高考壓力、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等方方面面的家庭問題。下面是小編我為您準備的“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3篇,歡迎參考,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一
《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是何老師推薦的,由北京大學心理學系資深心理咨詢師武志紅著。全書共四章,每一章節(jié)之下都包含了家庭關系中對這一主題的認知。
單從書名上看就感覺有很大的噱頭,“家”是由每一個個體組成的共體,這就像把不同質量的液體倒在一個容器之中,有的能夠相融合,而有的卻怎么也融合不了。正如本書的扉頁所寫,“這是一本溫柔的書,也是一本有用的書”。
作者編寫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這樣一本溫柔的書、有用的書,讓閱讀者感受到“家是港灣,愛是退路”。
全書共四章,第一章的主體是夫妻關系。武志紅說夫妻關系是家庭的核心。他認為從戀愛到婚姻到生育再到婆媳關系,這些都是家庭中夫妻關系的折射。通過舉例論證想要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tǒng),必須將夫妻關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這一點正如我之前所強調的那樣,教孩子的時候,我們要告訴他爸爸愛媽媽,媽媽愛寶寶,寶寶愛全家。一個家庭之中,能把夫妻關系放在第一,想必家庭氛圍不會差,孩子在模仿和影響之下也會如對待他日后的伴侶和孩子。這是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
第二章講的是分離。他說,“分離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題”。確實如此,孩子從媽媽子宮出來的那一刻就已經(jīng)感受到了分離的痛楚,這是給它上的第一堂課。然后是上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工作、婚姻。。似乎人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是伴隨著分離而開始的。如果不能夠很好的分離,那么一定不能很好的成長。給我印象較深刻的是,某一個媽媽送孩子上學,每一次孩子都哭得像個淚人,她哭得比孩子還要兇。她說她從未跟孩子分開過,甚至幼兒園也沒有。我想這對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沒有分離就沒有獨立,沒有獨立也就沒有了成長。
我們懼怕的不是分離,而是過渡分離。
有些家長一直在跟孩子“分離”,他們的“分離”是不在乎孩子的感受的,他們總是給自己找各式各樣的借口去遠離孩子。他們賺了很多錢,很多名譽,但是卻丟失了孩子想與他們靠近的心,想獲得愛的一顆童心。
分離在夫妻關系中也是適用的,不然也就不會有“小別勝新婚”這樣一說了,很多夫妻之間的問題的產生要不就是不懂得分離,要不就是不懂得親密。如何把握好尺度,還需要自己去衡量。
第三章講述的是親子關系。與其說是親子關系,倒不如說是夫妻對孩子的期望,其中講述了網(wǎng)絡問題、考試問題、教育問題等等,這些都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我總是記得一本愛情小說中女主人翁說的那句話“你越功利,世界對你越神秘”,是的。雖然我們一直在呼吁自由,呼吁減負,但是面對著“別人的孩子”,我們還能本著初心嗎?還能繼續(xù)保持自己的初心嗎?“你越功利,世界對你越神秘”但是誰又說結果不重要呢?看!我們的人生多矛盾。
第四章講述的是中國家庭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比如婆媳關系,所思并非所行、愚孝等。
看完此書,武志紅將夫妻關系放在家庭的核心位置,讓每個人學會“分離”,注重孩子的感受,這些我非常的贊同,每一個案例和分析都非常出彩。但是,在某些部分上,我是持懷疑態(tài)度的。武志紅在本書后面特別強調了母親對育兒的作用,這點我不否認,但是缺少父親在育兒中的角色。他說,“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媽媽的`關注和愛,在嬰兒一歲之前,怎么愛他都不過分”;他說“孩子至少要讓媽媽帶到九個月,才能保證真孩子有一個最低的心理健康基礎”;他還說,“如孩子三歲前,媽媽與孩子有兩星期以上的分離,就會造成不可逆轉的被拋棄創(chuàng)傷”。作者似乎放大了母親的作用,而基本上看不到父親對孩子的作用,難道孩子不需要父親的關注和愛?不需要父親帶到九個月?不需要關注分離?這點我非常質疑!
一個不在乎父親這個角色,將責任全歸結于母親的心理學作者。他要不就是關注市場的價值,要不就是自身的家庭也是需要幫助的!
正如知乎網(wǎng)友的評論:“對于從來沒有心理學理論的普通老百姓來說,看了武志紅的書,了解了一些心理學知識,發(fā)現(xiàn)了一些自己問題的原因,覺得就挺好,已經(jīng)可以了,那對他們來說肯定是靠譜。畢竟武志紅給他們啟蒙了。對于心理學界來說,武志紅就是一個很麻煩的存在了,因為他紅,影響力大,但又不屑用科學的路子研究心理學理論,他的理論都是基于個人經(jīng)驗,沒有實證,他也不想實證,屬于弗洛伊德看了會流淚,溫尼科特看了會沉默的那種。這就很麻煩了,一個影響力很大的通俗心理學作者,普及心理學知識時隨心所欲,等于心理學的名譽就在他的筆頭上,沒有任何同行可以審查他,因為人家不跟科學界玩。他寫得沒問題也就算了,哪天胡寫一通,數(shù)以百萬計的人要被帶溝里!從這點來說,不靠譜!”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二
讀完此書已有大約一個月,想寫一篇讀后感,卻一直無從下筆。具體的知識點,我只是讀者、不是專家,"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為好。
直到今天,和朋友談到孩子之間鬧矛盾、孤立人等等。家長都希望讓孩子的環(huán)境越接近理想狀態(tài)越好,但我不贊成成年人過多干預。
童年其實是一個重大的機遇期——當然,機遇與風險也并存。兒童恰恰是比較真實的,便于小孩理解人性,學習生存規(guī)則。而成人過多的干預就太復雜,超出孩子理解能力。早慧的孩子大多心理上有隱疾,理由很簡單——人的精力有限,這里強了那里就弱了。最好的是自然的、符合規(guī)律的。長遠看,對于無法理解的事物的恐懼與依賴——譬如家長的干預(甚至動用社會力量與手段)——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可能比他們同齡人之間的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大。與其強行干預,不如利用好機遇,同時在風險出現(xiàn)時避免其現(xiàn)實化,足矣。讓孩子適當承受一點挫折并表現(xiàn)出來、轉變過來、成長起來是好事,也恰恰是建立互信的親子關系的一個機遇。
出于愛,家長當然想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不過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己適應環(huán)境甚至改變環(huán)境的能力。家長管不了一輩子,激發(fā)孩子內心原動力、培養(yǎng)孩子自身能力,或許是更重要的——這才能伴隨孩子一生。
更大程度上,孩子長大要面對的是一個遠不完美的世界,家長自己都身處其中、甚至自顧不暇。所以我覺得最遲至孩子青春期,應該開始準備面對面對這些真實的不完美。
引申開去,還想談談家長。愛或許是行動的動機,但是不足以單獨證明行為的正當性。"爸媽是為你好"這種話,想必很多人從小到大耳朵都聽出老繭了。但是光有善良的動機是不夠的,還要有長遠的眼光、全面的分析、準確的判斷、恰到好處的執(zhí)行。而這些,做家長的恰恰需要捫心自問,自己到底掌握多少。
如《為何家會傷人》書中所言,很多家長表面上看、或者說在意識層面,行為的動機是愛;而在潛意識層面,其行為,更深層次的心理動因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這是人的本能,故如此行事無可厚非,但是卻正常而不正確,可能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困擾。如書中所言,常見的.一個例子,便是夫妻感情不好、于是轉而"一切為了孩子"。在家長高呼"都是為你好"的時候,他們恰恰忽視或者掩蓋了他們決策時為自己盤算的一部分——很多情況下是不自覺的,部分人善于騙人,大多數(shù)人善于騙自己——這恰恰是"部分真相法",一種常見的欺騙策略。忘掉道德教條和說教,專心研究具體問題,根據(jù)客觀規(guī)律、利用客觀條件辦事,恐怕比按照自己的本能去行動更必要卻也更難——那得學多少東西、花多少心思啊。
這時候有些家長會反思自己,而另一些還是有話說的:"咱小時候不也是爸媽糊里糊涂帶大的,咱不也長這么大了。哪有爸媽不為孩子好的。"又把動機、行為、效果三者混同了。主觀認識與客觀情況絕對永恒高度一致,那只有全知全能的上帝了。怕看到自己的問題,惰于改變自己、總想改變別人,或許也是人心理上本能的自我保護吧。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三
這是一本很柔軟的書,武志紅將家庭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一一剖析,娓娓道來,直指人心,真實得讓人不敢去面對。
一、嬰兒:
面對自己內心的嬰兒,是武志紅心理治療的核心。所有人格上,感情上的問題都源自于三歲前母親和嬰兒的關系,那個時候,大人們認為的無知的嬰兒,卻是最敏感的心理學專家,他們蘊藏著巨大的力量,這個力量在他們小的時候沒有展現(xiàn)出來,卻會記在心底,從今后的種種行為表現(xiàn)中告訴身邊的人自己嬰兒期的無助和憤怒。
成年人在戀愛中的不順利,家庭關系的扭曲,戀母情結,戀子情結,外遇,叛逆,壓力,焦慮。。。種種家庭問題的背后根源都是三歲前和母親的關系,這個嬰兒從小一直跟到大,他健康成長,還是被扭曲地藏了起來,都是和母親的關照有關,可以說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誰都無法取代,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愛與自由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詞。三歲前超過兩周的分離就算是長時間的分離,但是這種分離對于大部分的嬰兒來說太普遍了,媽媽的產假只有半年,半年后就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是阻礙和孩子親密接觸的一個巨大障礙,但這前三年對于孩子的人格發(fā)展至關重要,這樣的矛盾讓媽媽焦慮,母愛成了嬰兒的奢侈品。
二、哭喊是嬰兒試探的信號:
嬰兒會有情緒的反應,哭喊是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媽媽如果對嬰兒的哭喊有密切的關注度,隨哭隨到,嬰兒就會覺得媽媽由他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反應媽媽看得見,就會慢慢形成一種安全感。如果媽媽覺得嬰兒哭就讓他哭去吧,反正等下就不哭了,這樣長期以來下去,嬰兒就會形成一種無助感,覺得這個世界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是沒有力量的,于是就用無回應告訴媽媽我內心的絕望,長大以后就會自卑,不敢去控制,不敢去探索。
因此優(yōu)秀的媽媽要有對情緒的敏感能力,并且對嬰兒的情緒能夠及時地捕捉,并且與嬰兒形成積極樂觀的互動,嬰兒對這個世界的最初認識,就源自于自己的母親,長大后他會把和母親的這種關系投射到和其他人之間的互動,情緒被看見,被理解,被接納,心靈上變會產生共鳴,憤怒的情緒是在表達自己的委屈,接納情緒比提出辦法更有效果。
這是三歲前媽媽對孩子的無條件的愛,若今后其他年齡段對孩子依舊維持這樣奉獻式的愛,便會形成溺愛,溺愛是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當做是自己的`幼年,把自己童年沒有得到的愛用自己的方式去滿足孩子,溺愛其實是父母的自戀,并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因此在溺愛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強,覺得父母什么都能給自己包辦,如果有些事情自己搞定不了,父母也搞定不了就怪父母能力太弱,從而與父母產生沖突。
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渴望展示自己的力量,小到小時候主動想幫媽媽做家務,大到青春期的叛逆,這些信號是孩子在像父母宣戰(zhàn),我自己有力量,我不用你們的力量我也能做到,我是一個獨立的人,如果父母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決問題,就算失敗了也無條件地包容接納孩子,這種逆境就會提高孩子的挫商,孩子本身會明白事情是會有不同的結果,不好的結果也會被接納,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去嘗試,去試錯,去體驗,父母能給孩子提供的就是充分的愛與自由,人之初,性本善,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孩子不會做出很極端的事情,如果孩子做出了極端的事情,父母就應該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的教育方法用錯了,讓孩子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本無錯,他們的錯都是大人造就的。
夫妻關系是家庭關系的定海神針,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都是潛移默化的,身教效果大于言傳,健康的家庭關系培養(yǎng)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心理有問題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都伴隨著大大小小的問題,一段好的愛情是療傷的妙藥,否則愛情的模式就會重復父母的婚姻模式,進入中國家庭的輪回鏈條。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為何父母會傷人05-06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05-09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04-30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06-19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精選13篇)05-28
孩子為何會自言自語?05-02
家庭會傷人讀書筆記05-07
家庭會傷人讀書筆記07-11
豆制品為何會“催熟”孩子?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