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讀后感 推薦度:
- 《家》讀后感 推薦度:
- 《家》讀后感 推薦度:
- 《家》讀后感 推薦度:
- 《家》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家》讀后感1200字(通用6篇)
當(dāng)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lǐng)悟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到底應(yīng)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讀后感1200字(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讀后感1
這個寒假,我讀完了《家》,它作為《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被公認(rèn)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最優(yōu)秀的小說之一。書中描寫的高家,是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這個舊式的家庭內(nèi)部充滿著虛偽和罪惡,各種矛盾潛滋暗長,逐步激化。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好的東西遭到無情地毀滅,高氏三兄弟的戀愛故事,以及梅芬、瑞玨、鳴鳳等青年女子的命運,最終都免不了悲劇的結(jié)局,而這一切都歸咎于那個時代的封建思想。
在那個封建社會里的太多的犧牲品,他們因無力反抗這一切而忍受著痛苦,甚至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鳴鳳才十六歲,本與覺慧相愛,但卻被高老太爺送給別人做姨太太,明明相愛卻要被拆散,可憐的鳴鳳死死哀求卻沒有幫她,在出嫁的前一天就跳河自殺了,瑞玨要生孩子了,卻趕上高老太爺去世,陳姨太說不吉利讓覺新將瑞玨送出去生孩子,瑞玨被送到一個非常偏遠的小地方,覺新抱著瑞玨哭,他也沒有辦法,只能默默流淚,可憐的瑞玨在那么偏僻的農(nóng)村地方因為難產(chǎn)而死,梅因封建勢力的壓迫不能與覺新在一起最后也帶著對封建勢力的不滿受壓迫而死。這些都是在封建勢力的壓迫下的犧牲品。我們透過人物的悲慘命運可以看到制造它的封建社會及其道德精神的可憎和悲哀、荒謬。
覺新也是這個封建大家庭的犧牲品,作為長孫在他父親死后,他必須挑起承擔(dān)這個大家庭的重任,家中的長輩都反對新思想、維護封建秩序、封建禮教,但是覺民和覺慧兩兄弟卻是誓死抵抗反對封建思想,想要改變封建社會傳統(tǒng)的熱血青年。他們不服從哥哥的管教不愿意接受封建思想,覺新其實也是一個渴慕新思想的人,但是作為家中長孫他只能接受封建的思想、禮教。覺新是懦弱的,但無力反抗這一切。他也是矛盾的,只有集痛苦、悲痛于一身。
覺民和覺慧是被“五.四”新思潮喚醒的年輕一代。他們幼稚而大膽,他們反對封建制度、封建禮教、封建思想,對光明、自由、幸福熱烈的追求。他們參加學(xué)生組織的反帝反封建運動和創(chuàng)辦《黎明周報》抨擊封建的一切東西,嘲笑哥哥的懦弱,與封建的高老太爺進行“對抗”。直到高老太爺被“擊敗”。他們勝利了,老太爺也去世了。尤其是覺慧,他對封建勢力深惡痛絕,想盡一切辦法反對封建勢力,最后他義無反顧的離開這個封建大家庭,只身一人來到上海。
然而,高老太爺則是封建統(tǒng)治者,高老太爺也可以說是封建統(tǒng)治者的代表,他反對新思想,專橫的實行著對封建制度他把覺新逼的走投無路,他反對一切新思想,包辦子孫的婚姻,剝奪他們的自由、幸福。覺民和覺慧反對封建勢力,與他進行“對抗”,他便認(rèn)為他的威嚴(yán)、地位受到了威脅,他是這一幕幕悲劇的操辦者,這一切的悲劇都是他的“杰作”他太頑固,殘暴的統(tǒng)治著這個家庭,使這個家庭逐漸走向滅亡。
巴金的《家》,我深刻感受到封建社會是墮落腐朽的,是罪惡的。那個時代需要的是覺慧這種反對封建思想,支持新思想的新一代青年。如果那個時候的人都不像覺新那樣懦弱,而像覺慧那樣勇敢的話,也許也不至于會有那么多的犧牲者,也許早就推翻了封建統(tǒng)治,使人們得到自由、幸福。
《家》讀后感2
第一次接觸《家》這本書是在初中一年級的時候,翻看第一頁時便感覺這是一個令人悲憤的結(jié)局,盡管如此,我還是想要繼續(xù)讀下去。帶著非黑即白的幼稚痛恨覺新的懦弱,可憐梅和鳴鳳的悲慘,羨慕覺民的穩(wěn)重和覺慧的勇氣。若干年后重拾這本書,除了感嘆當(dāng)時封建社會的可悲,也讓我看到他們反抗命運卻被命運束縛的無奈。記得有這么一句話:“風(fēng)雪會長久管制這個世界,明媚的春天不會回來了!彼麄兤谂沃禾斓牡絹,可春天來了也如同灰暗的冬天,沒有任何的色彩。我想在《家》這個故事里,無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覺新,還是想要掙脫命運束縛的覺民、覺慧,都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符號。
“雪已經(jīng)停住了,風(fēng)也漸漸地減輕了它的威勢。墻頭和屋頂上都積了很厚的雪,在灰暗的暮色里閃閃地發(fā)亮。幾家燈燭輝煌的店鋪夾雜在黑漆大門的公館中間,點綴了這條寂寞的街道,在這寒冷的冬日的傍晚,多少散布了一點溫暖與光明。”不論是對兄弟三人還是路邊的行人,這樣的景象會讓人覺得房屋好像都有著生命的跡象,他們的“高家”似乎還是存在那么一絲溫暖的。對于兄弟三人而言,盡管從小接受的是家庭迂腐的教育,但善良的本性讓他們還是心懷一份溫暖,一絲希望。對路人而言,在那黑暗寒冷的夜晚,至少還有這么一處給了他們一點點光明,在黑暗中照亮了前行的步伐。
在那個封建禮教肆意橫行的年代,人們面對命運的安排,有人選擇逃避,有人選擇接受,有人即使被打得遍體鱗傷也要沖出家的牢籠,更多的人是哀嘆命運的不公而又默默不爭。試想,若是他們生在一個全新的家庭,他們的戀情也不會那么悲哀;若是他們擁有選擇的權(quán)力,他們的故事也不會那么令人悲憫;若是沒有家這個牢籠,他們也不會藏著兩面性的臉龐。如今看來,有些憐悲大哥覺新。在舊中國傳統(tǒng)禮教的束縛下,一出生的覺新就被命運的枷鎖套牢,覺民和覺慧也承載著這世間的無奈與苦楚。有時會想,經(jīng)常陷入兩難境地的大哥,犧牲了自己原本向往自由的心。而他的弟弟們也是因為有了他的庇護,才可以毫無顧慮的追求想做之事。更重要的是覺民和覺慧都接受了新時期新思想的熏陶,有著比覺新更多的勇敢,更想沖出家的牢籠。大哥覺新最后決定讓覺慧遠離這個家,去尋找自己想要的人生,亦或許這本身也是大哥想要的幸福和自由。我想三兄弟的人生也在詮釋著家最本真的意義,彼此成就,彼此犧牲,這可能就是家所帶來的溫暖。
如今再讀這本書,看到的不只是一個封建大家庭的盛世與衰敗,還有覺新懦弱背后的善良和自我付出,覺民覺慧爭取自由的無畏和勇敢。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家是心中最溫暖的港灣。在他們看來,家也是最溫暖的地方,正如書中結(jié)尾寫到:“覺慧懷念了他的家曾經(jīng)給他的溫暖”。他們?nèi)粟吂庑凶,在陽光與陰影中徘徊;他們嘲弄命運卻又雙雙起舞,凝視世間風(fēng)塵起落;他們用自己流淌的骨血,灌溉著無望的愛情與人情。
曾經(jīng)輝煌無比的大家庭也逐漸被人遺忘。雖然故事的結(jié)局是悲哀的,但覺慧向往的自由和光明卻鼓舞著每一個想要奮進的青年!之于當(dāng)代青年而言,如果我們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fēng)雨兼程,只愿后來的我們在拼搏的道路上記得回來這寧靜的港灣——家。
《家》讀后感3
小說主要以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的故事展開,他們生活在四世同堂,充滿復(fù)雜關(guān)系的大家族公館里。那里沒有青春,沒有幸福,沒有溫暖,也沒有人情味,有的只要壓迫、拘束與折磨,讓人看盡了悲歡離合,各種的嘲笑,還有表面的虛偽、邪惡,背后的黑暗、腐朽,那是中國舊社會常見的封建大家族的縮影。
可就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了叛逆者,覺慧三兄弟都有反抗意識,只是覺新由于身為長子的責(zé)任和各種原因,最終放棄了,而與覺民相比,覺慧顯得更激進,反抗得更強烈。
或許因為覺民與覺新替他擔(dān)當(dāng)很多責(zé)任,覺慧無所顧忌地追求新思想,是進步的新青年,個性明朗、敢愛敢恨,從來都不愿做任人擺布的傀儡,和哥哥有共同的理想與事業(yè),他常常貪婪地閱讀《新青年》等新刊物,即使被祖父關(guān)在家里,也要通過詩報等了解時事,他參加反軍閥請愿,也參與罷課、游行,還積極參與《黎明周報》的工作,寫一些反封建的文章,無時無刻不在期待著新時代的.到來,無時無刻不走在通往希望與光明的道路上,且從未放棄過新思想,從未放棄過理想與追求。
他覺得人人平等,不應(yīng)有等級之分,所以他從不乘坐轎車,并平等對待每一個下人,可是公館里卻是充滿了不公,女人的地位總是低人一等,而奴婢又像物品一樣被人給來給去,那里的人永遠做著不避要的犧牲品,以致鳴鳳投湖自盡,梅芬郁郁寡歡致死,瑞玨痛苦著分娩而死,這些疼痛都更加堅定了覺慧反封建的決心,也讓他更清楚地看到舊制度的缺陷與不足。
同時,覺慧也有不自信的一面,練習(xí)話劇時也曾感到緊張和不安,“我不曉得什么緣故,我一上講臺就慌了。好像有好多人在看著我!彼袝r也會矛盾,會猶豫,他喜歡鳴鳳,可她是丫頭,婢女與少爺之間永遠隔著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他覺得愛情與理想不能兩全,甚至?xí)z憾和抱怨她沒有像琴那樣的出身。他曾給過他鼓勵、希望和勇氣,他的愛也在黑暗中給過她光明,因而她愛得無怨無悔又不求回報?伤罱K還是放棄了她,她的愛終究比他的更堅貞。
“一個希望鼓舞著在僻靜的街上走的很吃力的行人—那就是溫暖、明亮的家!笨墒怯X慧卻始終覺得家是一個狹小的籠,所以他不愿像大哥覺新那樣惟命是從,持“作揖主義”“不抵抗主義”,面對擁有絕對權(quán)威又專橫、衰老的高老太爺,他從未害怕,他敢反抗高老太爺?shù)拿,他支持和幫助覺民退婚……他做了那樣多,最后他做了別人沒做過的決定,他早已對這個家感到痛恨,無奈而又厭倦了。他看到每個人都是那樣的痛苦,那樣多的眼淚,周圍的悲劇是那樣多,而“這個悲劇的受害者又往往成為另一個悲劇的制造者的幫兇”。他再也沒辦法忍受了,他已經(jīng)忍了十八年了,他現(xiàn)在就要離開這個死氣沉沉、布滿烏云的家,去到上海、北京去,哪里有他的理想,他相信新的思想總會代替舊的,就像皚皚白雪,“上面留著重重疊疊的新舊腳印,常常是一步踏在一布上面,新的掩蓋了舊的!
所以,他獨自一人毅然離開了他生活了十八年的家,懷著不知是快樂還是悲傷的心情到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去。
《家》讀后感4
“我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yīng)當(dāng)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
生活好似一個巨大的工廠,我仿佛看見一個個生龍活虎的娃娃,被傳送帶送進封建的機器中。這機器束縛他們的手腳,蠶食他們的思想,最終生產(chǎn)出一具具冰冷麻木的行尸走肉,步履蹣跚地爬向自己的墳?zāi)埂?/p>
但這一切改變了。五四運動像一股奔騰的激流,沖擊著囚禁萬千百姓的黑暗囚籠,沖擊著這吃人的社會,沖擊著封建毒瘤深埋的根基。舊制度如同腐朽的木乃伊突然接觸清新的空氣與明媚的陽光,必然分崩離析!都摇氛窃谶@樣的激流中誕生的小說。小說以成都首富高家為背景,描寫了高家三代人的生活,進而反映出中國社會新思想與舊思想的斗爭。
《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個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大致按照輩分分為三類:高老太爺一代,“克“字輩一代,“覺””、“淑”字輩一代。高老太爺和陳姨太是典型的封建家長的代表,他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意志與命令不容違背。這些人年輕時受長輩的指使,封建禮儀尊卑已深入他們的思想,所以當(dāng)他們成為長輩后便認(rèn)為指使年輕人是理所當(dāng)然!翱恕弊州吺羌依锏捻斄褐麄兘邮苓^資本主義思想,懂得如何持家,但也受封建長幼尊卑思想影響,貪圖享樂,欺下瞞上。這類人是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妥協(xié)的產(chǎn)物,他們維持著這半封建社會的運行(這樣看來,覺新更像這一代人)。最年輕的是覺民、覺慧這一代人,“家里沒有人關(guān)心我的前途,關(guān)心我的命運”,但他們用一顆反抗的、自主的心去爭取到自己的理想與愛情。他們在家庭中是最底層,在思想上卻是最高層。當(dāng)鳴鳳含淚投湖時,當(dāng)覺民嚴(yán)詞拒絕馮家的婚事時,當(dāng)覺慧毅然東向上海時,年輕人的自主與反抗精神無不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家人為高老太爺“捉鬼”時,覺慧斷然阻止巫師進入自己的房間!八驹陂T口,好像把守住一道關(guān)口似的。”覺慧當(dāng)然不相信這種迷信的辦法,還怒斥長輩們的無能與胡鬧,罵得克明和覺新自知理虧,啞口無言。覺慧用清醒的頭腦,揭穿了長輩們?yōu)橼A得“孝順”的名聲而鬧出的丑劇,同時捍衛(wèi)了自己的尊嚴(yán)。作為比較,懦弱的覺新只能把拳頭砸在那扇隔開他和瑞玨的門板上。
《家》的故事主要是從覺慧的視角出發(fā)的,而我也常常與覺慧感同身受。他看到這個用封建禮教維系起來的家庭是怎樣的虛偽,看到曖昧的人際關(guān)系如何在危險面前灰飛煙滅。他無法理解人們思考的方式,無法理解長輩的所作所為有何意義。而我也常常聯(lián)想到我的生活。封建制度的確早已被消滅,但許多落后的思想和成見仍然殘存在現(xiàn)代人腦中。依靠人際關(guān)系攀附拉攏之風(fēng)依然盛行,當(dāng)官便威風(fēng)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人與人間的感情用“份子錢”來衡量,這些成見不但影響了社會風(fēng)氣,而且不利于我們年輕人形成健康的人生價值觀念。所以,年輕人必須要有自己的主見,必須明白自己真正追求什么,必須找到自己人生價值所在,而不是被社會的成見牽著鼻子走。這樣,才能讓我們短暫的一生變得充實。
《家》已經(jīng)出版80余年了,盡管社會早已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書中一個個熱血青年對自由民主的孜孜追求,將永遠是我們年輕人的寶貴財富。
《家》讀后感5
時值歲末,家中經(jīng)一翻努力后除舊布新,光彩渙然,閑暇中不時想到,也許不論新也好,舊也好,能讓人稱心如意便可。恰拜讀巴金先生的《家》,頗有感觸,恰如醍醐灌頂,恍若春光中步于花林,清香飄逸,沁人心脾!都摇穼嵲谑且槐旧僖姷暮脮税屠夏贻p時所作,時讀時新,令人服膺。
故事發(fā)生在新文化運動時期,新舊交替,矛盾衍生。高家是城中的大戶,四世同堂。外在看來確乎十分光鮮,令人艷羨。其實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天使的面孔下掩藏著惡魔的嘴臉,高貴的門第下是克安克定此等紈绔子弟嫖賭飲吹坐吃山空的行為,蕩漾著漣漪的湖水下祭奠著鳴鳳慘遭壓迫的命運,芬芳的梅林中藏匿著覺新與梅間中道崩殂的愛情……這是一個家族家道中落的悲劇,這是一個眾生相顯現(xiàn)的鬧劇,這是一個矛盾迸發(fā)的時代的寫照,讀來不禁令人心悸,唏噓不已。
此番其實已然是第二次拜讀〈家〉了,前番讀畢滿懷對各角色的遭遇的哀戚,而此番拜讀又有別于前番的新感受,故在此閑論覺慧、覺新。
覺新是家中的長子嫡孫,在校成績優(yōu)異,志在出國深造,前途可謂一片光明。無奈家中產(chǎn)業(yè)等他來接管,他也只能放棄理想,而他與梅的愛情更是慘死在未成中。覺新是舊時代的產(chǎn)物,是“無抵抗主義”和“作揖主義”的代表人物,然而,我更愿把他當(dāng)成一位悲劇人物,一位“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人來看待。在父親讓他放棄出國深造的機會和放棄與梅的愛情時,他都無言以對,只是唯唯諾諾。而家中的長輩試圖剝奪他和弟弟們的幸福之時,他也絕不抵抗,甚至助紂為虐。而他卻把原因美化,說是為了卻父親的遺愿和為弟妹們的幸福而犧牲自己,其實這只是他的懦弱,他的不抵抗導(dǎo)致自己的不幸。當(dāng)我還沉溺在書中時,我確乎是這樣想的,然而反觀現(xiàn)實,尤其是我乃家中長子,更知事實中不如意事常八九,而長子的確要負起更多的責(zé)任?偠灾X新是以正確的態(tài)度做出錯誤的事情,確實可悲。
而本書的主人公覺慧的遭遇不同,他是家中幼子,大部分事都有覺新為其承擔(dān),恰逢五四運動興起,新知識新思想得到廣泛傳播。在這種情況下的熱血青年,心中溢滿了對舊制度的控訴,對新制度的憧憬。然而,他卻不知道凡事都有其發(fā)展的過程,他太過偏激,太過狂妄,他希望新制度可以在一瞬間便將舊制度取而代之。因此,他批判這個舊制度,他憎惡家中的被舊制度荼毒的人。其實,舊制度濫觴于遠古,剛開始也對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有很大的幫助,然而每種事物總有兩面性,在發(fā)展了數(shù)千年后舊制度終于弊大于利,才人人得以誅之。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這是因為人類絕無可能創(chuàng)造出絕對完美的東西,所以舊制度有其弊病也是理所當(dāng)然的。然而,僅有控訴也不夠,必須詬病于任何事物,使任何事物都趨于完美,不可畏蒽而退縮,不能魯莽以妄進。也許,這就是巴老以覺慧出走上海來作結(jié)局的緣由罷。
的確,這世界上尚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nèi)ピ嵅〉,而我們之前也必有許許多多為詬病而犧牲的前輩,然而,我們“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yīng)當(dāng)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就算要踏著他們的骸骨前進,也在所不惜。
《家》讀后感6
讀完《家》后,腦里浮現(xiàn)的是一個彩色的世界,但這些色彩并不美好
“家”中的爺爺是黑色的象征,他始終被埋藏在心中的陳舊制度控制著。他一直被眼前人們奉承的眼前所蒙蔽,卻不知道的身邊人所表現(xiàn)出的尊敬只為了他的財產(chǎn)。他認(rèn)為自己是這個家的中心,這個家中不能少了他,因此家中的人都聽他的。他用這種言聽計從去出賣自己孫子孫女的幸福,為了自己的面子讓他們和自己不喜歡的人結(jié)婚。直到紙包不住火,他兩個兒子在他眼前一個樣背后一個樣的做法被揭穿,孫子為了自己的幸福不在受他的擺布而離家出走時,他才從這個黑暗的家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錯誤,但這是已經(jīng)太晚了。
覺民和覺慧是家中最有思想的兩個青年,他們有黃色的閃亮與朝氣。盡管生活在一個黑暗的環(huán)境中,他們依然不屈服、不怕別人的嘲笑與譏諷,追求自己的幸福。他們畢竟是受過學(xué)校教育的人,他們能接受到當(dāng)時社會比較先進的思想,并且試著去感化他人。盡管受到了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最后他們都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去尋找自己的幸福。
家中長子覺新的性格可以用綠色表示,他總想當(dāng)個好人,誰都不得罪。爸爸死后,在爺爺面前,他希望當(dāng)個乖孫子,什么事情都聽爺爺?shù),但他也不想破壞弟弟們的幸福。他想用自己的力量去保護這個家,但是總是被人們誤解。覺慧總麻他是懦夫,認(rèn)為他沒有自己的主見,在他年輕時,他連自己的婚姻都沒有辦法自己做主。就算有喜歡的人,他也不敢跟長輩說,最后害到兩個人都受傷。在結(jié)婚后,看到妻子懷著孕還被破搬到外面住,他雖然很愛自己的妻子,卻不敢頂撞長輩,違反那些無形的規(guī)矩。最后他害的兩個女人都在痛苦中死去,他還是默默忍受,把一切的不滿都咽下。
鳴鳳這個覺慧喜歡的女孩,她的一切都是粉色的。她對愛情有向往,她知道自己這個仆人不管怎樣都不可能跟少爺覺彗在一起,但她依然信任他,希望他有一天可一把她帶走這個地方。不過仆人的命運并不是掌握在他們自己的手中,當(dāng)她知道自己要去給別人家的七十多歲的老爺當(dāng)小老婆時,她跟少爺?shù)脑S諾都不存在了,最后這個粉紅色的女孩被那股黑暗的氣息逼著自殺了。
琴這個堅強的女孩,她也受過教育,有這比別的女孩先進的思想。還有書中那些和她一樣的女孩像紅色一樣激烈堅強,她不像鳴鳳一樣不敢追求幸福,她雖然差點也失去自己喜歡的男生覺民,卻還是努力守護自己的愛情。或許琴的生活環(huán)境跟鳴鳳不同,但真正導(dǎo)致兩個人走向不同道路的原因不是家庭和出生,而是意志和信念。
那些四姨、五姨,就是仗著這些舊規(guī)矩生活的人。她們把在背后議論別人當(dāng)成樂趣,把老爺當(dāng)成自己的靠山。但他們沒有錯,她們只是無知,是被舊制度逼出來的可憐人,她們的心腸并不壞只是他們不希望成為這種制度的犧牲者,就干脆做一個順從者。她們的顏色是“白”,沒有主見沒有思想的顏色。
在這個彩色的家中,每個人承擔(dān)的不同的角色。不過它卻讓我懂得了,命運的結(jié)果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想得到一個什么顏色的人生選擇權(quán)也在自己。什么制度都無法掌控一個人,只有信念、目標(biāo)和理想才能指揮自己。
【《家》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家》讀后感01-18
家的讀后感01-15
家讀后感01-01
《家》讀后感01-01
《家》讀后感01-17
讀后感《家》03-05
《家》讀后感02-04
《家》讀后感11-18
家讀后感07-07
家讀后感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