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古村落散文
乙未年5月2日,應文友相邀,余等5人乘車走訪社城鎮(zhèn)另一道溝之古村落,為龍門、泉灘、劉王后、王金莊、溝兒嶺。余因母疾,心思沉重。而每次擠時爭往,珍惜機會,卻不能全然釋懷。途中,因舊路水淹斷阻,須繞道翻山越嶺而過。只因昨夜大雨,山路陡峻,泥滑艱行,好不驚險,幾乎難以成行。上次曾過之,疑為蜀道之險。今日過之,更是惶惶而恐懼。幸得通過,如蝸牛之步,丑態(tài)百出,非為僥幸,乃精神可嘉,毅力使然。當值得點贊,蒼天不負有心人哉。之后,所到之處,不甚感慨而留碎記。
一、龍門
越過山嶺,沿故道而行三、四里,至倚山傍水之龍門村。
何謂龍門?相傳此道溝為后趙石世龍之故居。概因該村為出山之門戶,故名。一入村,但見村口佇立三間小閣,十分孤寂,殘敗不堪,令人惋惜。閣頂已坍塌,梁椽裸露,雜物亂置,土墻久經風雨,搖搖欲倒。有四根前柱,兩根后柱,尚在苦苦支撐而殘喘。閣下有一高、寬約2米之石拱門道,甚是堅固,疑為當年出入村之口。而閣四周,皆已不存,唯有耕田與小徑。尋其年跡,不可知矣。
距離閣幾十米處,有一排5間土瓦房,為近代建筑。恰逢一羊倌居住,一問,其與余乃同鄉(xiāng),雖不識,卻心喜,所謂他鄉(xiāng)遇故音矣。聞其言,龍門村民已遷移山外。只有春季,歸返而耕種,平常不可見。屋后小山,為古村遺跡。踏萋草、青苔、古石徑而上,一片蒼夷,但見石堰、石碾、斷壁殘垣、數個破窯洞等,隱有炊痕,似在訴說著蒼涼。只有棗樹、酸棗樹、雜草等,在靜靜地陪伴著,直到久遠,使人回憶當年。小山邊,為山溝。擇草叢斜坡而下,過小石橋,為羊圈。羊圈里,有數間窯洞,已成羊居所。順田間小徑,行數十米,見寬暢之處,有兩間灰磚房,似有人居新跡。其旁,有數間紅磚屋,三間無頂三間上鎖。其前,有斷壁殘院,院落寬廣,扇車、大甕、酒缸等亂置;見土灶,隱有煙跡。此外,概無蹤影。
余不厭贅述,深恐遺漏,非只憫惜,是思之不久,漸將不存,恐步后塵不得再見而增記憶哉。出龍門,見墾田中,一排排小綠楊,正隨風搖擺而歌,笑著帶著希望迎向藍天白云,令人欣喜而暫時忘記了憂慮。但有詩云:
龍門址上斷炊煙,羞拜荒叢老祖先。
一片蒼夷催下淚,喟然長嘆望晴天。
二、泉灘
離龍門,沿山溝往里行二、三里,至泉灘村。
泉灘村仍倚山傍水而筑居。不過,于寬數百米狹窄長廊間,盡是斷壁殘院、破窯或空屋,甚是蕭條冷落而孤寂。偌大村中,僅有5人居住,皆多為光棍。處處是亂石、牛羊糞便,使人憂慮。又見聞兩只白鵝嬉戲、雄雞啼鳴、小巷犬吠,倍覺桃源之景,不禁欣喜。從六個石碾及石磨,不難揣測,當年之人丁興旺而繁鬧熱喧。恰逢一光棍者,能言而滔滔不絕。言此乃風水寶地,曾出過博士、科學家、高官等不少人杰,且有佐證。有一南下干部,雖無文化,然官居顯赫,落葉而不忘歸根。其家族,投資百萬,修筑盤山公路3公里至祖墳,此乃少見也。
又言,古老傳說頗多。村之對面,隔溪而望乃金牛山。相傳,有一仙徒,不聽師言,不慎而觸之西瓜鑰匙,致使大山開啟,金牛拉物奔出,師掐指而知,急歸未得,復不得見。今觀之,乃郁郁蔥蔥之綠山,不見蹤影。離村后數十里,乃云夢山,方言為板山者,秀而奇?zhèn),有仙洞,隱有仙跡。因時間倉促,不能前往,甚是遺憾。又聞離村數十里,乃小杏山,相傳為鬼谷子修身之地,龐涓與孫臏當學徒之所。因之有孫臏溝,有僧洞,余曾探往。問之,馬陵道何在?搖頭不知。相傳小杏山中之金廂寺,有牡丹花,皆可變?yōu)辂惻,甚是奇絕。小杏山有老叟少年下棋而觀者爛柯,過七世而不知,很是神奇。由此可見,古老之故事或傳說,深入民間,令人神往。有詩曰:
多少傳說解世緣,泉灘松下訪僧仙。
重山輩有才人舉,可嘆今朝遜此前。
三、劉王后 出泉灘,少焉,至劉王后村。
劉王后村仍然倚山傍水而筑居。相傳,后趙石勒其妻為劉氏,乃該村人。傳聞,石勒路過于此,遇一少女,一見鐘情而娶之。初,不得勢,遷送妻室而歸養(yǎng)。登皇位后,更名敬之。一入村,初見一浣婦于溪中搗衣,甚喜。概因沿溝少見婦女者,更為劉后之傳說,信此村當有美女矣。然,世事滄桑,不可同日而語。村口有兩只白鵝,不時情逗,頗為有趣。半山腰處,有一山神廟,隱隱可見。沿山坡而上,見三棵古槐,三足鼎立之勢,十分蒼老。不禁令人想起《三國》之傳奇。鵲巢靜靜棲于其上,高處而不甚悲寒。不時有麻雀喧鬧,燕子飛梭,使人平添一點溫欣。一些石碾、石盤閑亂置于草叢之中,令人回思過去。恰遇一婦人,言其耕牧于此,有牛40多頭,羊不足20只。更驚奇者,其圈養(yǎng)著三頭野豬,言為獵狗所狩,甚是少見。對面山上,蒼松翠柏搖相呼應,一派生機?蓢@,除此之外,便是沉寂。不知當年之少女,在何處沐浴,又在何處盈笑矣?遍相問,不知果,更無人煙。
幸遇婦女之公,攜兩幼孫,借假期,回鄉(xiāng)間,謀玩樂。細詢問,公常為向導。其言,不時有挖寶窺寶者前來而走遍大山,甚是猖獗,破壞厚重文化,實為可恨。且言小杏山頂,有藏洞。寬、深約1米。有人勸其開掘而未為,不久,有盜者挖之,得石像頭數件,一件賣了7萬元。余友精于佛教,對其言,塞翁失馬,“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焉知禍福兮?若掘之,安得有40多頭牛哉?然信。公言,大山處處有寶藏,乃其藥材哉。像何首烏,補益肝腎、益精血、壯筋骨。雖性微溫,味苦、甘、澀,然幾乎挖絕,豈不悲嘆哉。留詩曰:
欲覓當年玉女園,溪邊浣婦不回言。
孰知何處尋蹤影?但見槐前已寂煙。
踏遍萋叢巡古跡,可憐石碾落幽閑。
忽聞野吠山崖下,喜看雙鵝對語綿。
四、王金莊
離劉王后村不遠,便是王金莊村。
相傳,王金莊為劉王后藏寶之地,故名。有不少慕名而來者,欲挖其寶,翻遍村落,卻始終無果。從大道隔溪而望,王金莊倚山腰而建,前有清溪。踏石壩,過溪叢,盤山擇徑而上,見皆是斷壁殘院,早已無人煙。但從許多破窯、散亂之石碾、石堰、古院落等遺跡,不難推測,這里曾經之昌盛,應是不少于百余口之鄉(xiāng)村。有一處三間石拱窯,最引人注目,疑為財主之屋。但見石徹嚴整堅固,堅不可摧,有雕紋,有套間等,無不顯示著有錢人之地位,很是少見。在一片荒夷中,在一片萋草叢生中,在一片酸棗樹之荒涼中,在一片枯木亂置中,在一片亂石堆中,有一棵梨樹正開花怒放,朵朵嬌花,令人迷醉。有種“山寺桃花始盛開”之感覺,不禁競相拍照。這或許就是與古人在對語吧。
于村不遠處,有一香堂,約1米見方。堂上有一棵樹,郁郁蔥蔥而茂盛,隱有香火新跡。沿山叢擇徑而行百余米,有兩棵蒼松,其粗大略遜于禪山寺之紅松,估計近千年之齡。松下有一堂,聳立于懸崖之巖上,臨下為溪,有約10米見方之小院,有土墻石墻石堰圍著,蒼松佇立于院中。夫雖殘破不堪,搖搖欲墜,門檣上有雕紋,門框上有三字尚可辯認。疑為“經精績”三字,余才疏學淺,不能確認,估且疑為族績之供奉祠堂。
擇徑下山,踏溪叢,萋草過膝,見溪中蝌蚪自由游弋,飛蝶翩翩,不禁心情高漲。忽聞鵲鳴,環(huán)視之,卻見鶴鸛飛旋,盤繞于古村落之上。余不禁拍手稱快,乃世外桃源之景也。有詩云:
是否傳聞寶藏埋?羊倌說道有無緣。
亂石堆下挖何處?只信實來莫信玄。
五、溝兒嶺
過石橋,沿溝道前行約11里,至溝兒嶺村。
一入村,有三間關帝廟,獨處空曠之溪邊,甚是孤寂荒夷,令人悲嘆。但見破落不堪,處于風雨飄搖之中。見石圍堰高約2米,夾有石刻水槽。廟之灰磚前墻下,有一對四只蝙蝠圍喜之浮雕基石,寓意“四福圍喜”之意。拾階而入,滿屋亂物。令人驚喜而最引人注目之處,是墻上壁畫,十分精美奇絕,甚是蒼老,卻不知為何年所畫。一壁畫,為三顧茅廬,顯見四匹駿馬,人馬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劉關張或騎或謙恭敬立。一壁畫,四尊菩薩及仙院下,為水淹七軍關公升帳周倉斬龐德之情節(jié),線條分明,人物清楚。一壁畫,有“泉山顯圣”四字,下有“古成”二字,為張飛在城樓上擂鼓助威,形像傳神。還有壁畫,殘損嚴重,不得而觀。兩根梁上皆有彩龍、彩花。而最引人扼腕憫惜,是屋頂坍漏,梁椽裸露,壁畫久經風雨而損毀。惜詩云:
關帝祠前久嘆息,最惜壁畫毀經年。
安得廟宇新修繕,莫使塵間愧九天。
從關帝廟沿小山坡而上,空曠處早已無人煙,僅有數間殘屋,其余皆已變?yōu)楦鼗蚧膹U。羊倌說道,這里曾是上百人口之村。過村后漫天垴大山,為兩河口。沿溪溝而出數十里,為和順縣。
歸時已至。途中,余不禁沉思,一路走來,佛廟稀缺。榆社乃佛教文化圣地,尤其興盛于后趙時期。作為后趙開國帝王之故鄉(xiāng),何以如此?是早已湮沒于塵土?還是另有因由?不得而知。余仍擔憂,隨著古村落遷移山外,殘留舊址之命運將如何噫?值得商榷而期待,但渴望有未來。
返歸中,車走原路,余等繞雙峰水庫而步行。爬山,跑鐵路,立高崖,眺大橋,瞰澈水,俯垂釣,拍靚影,伴鶯啼,穿行于翠松林蔭小徑間,十分歡悅。余下堤壩,洗污手,涼意襲,美心甜。不禁吟唱:
山川秀美好家園,感謝佛來感謝天。
只有眾人皆愛護,才能頤養(yǎng)至天年。
【走訪古村落散文】相關文章:
古村落優(yōu)美散文12-27
古村落活化石,大汖村散文11-30
鐘樓古村落05-28
天寶古村落05-28
皖南古村落05-25
走訪05-25
錢崗古村落05-28
坑背古村落05-28
瓜嶺古村落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