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交換散文隨筆
我用煩惱交換水的清涼。
說是交換,更像是我單方面的獲得、索取似的,水并沒有因為我的煩惱而煩惱,“交換”好似變成單向過程。當(dāng)然,這只是我對“交換”觀察的結(jié)果,而非水之中的情形。水的形態(tài)看不出變化,水的內(nèi)心是否也如其表呢?我感到自己為“交換”一次牽引著,總想看看我拿出之物所引起外部的變化,正如我換回水的清涼一樣,所以對待水的反應(yīng)時,不自覺地作此思考,想著水的內(nèi)外之別,潛意識里覺得水中是否有我之未見的深度,無從得知。即便,水清見底、觸手得涼。不可探測的交換變得模糊,有呈一邊倒的傾向。
交換,貌似一個彼此可以接受的心理等價過程,至少從各自得到、滿足自身需求的角度看如此。而“得到”真的那么可靠地實現(xiàn)這個交換觀察嗎?或,“得到”在交換觀察中如何詮釋出來的,通過怎樣的形式以實現(xiàn)呢?而相應(yīng)的與“得到”一體的“得不到”在交換過程中也在發(fā)生,修正、維系著交換。
回到我和水之間的交換,我說“我用煩惱交換水的清涼”,好像我很了解面前的清水并認(rèn)為能通過與水的交換得到我所需的某樣?xùn)|西。但,倘非這樣,我又怎會在不可預(yù)見下去實踐與水的交換?面向清水時,是水的清凈、透澈、明涼的一些特征、屬性、曾予我的感受吸引了我,在曾經(jīng)的多次反復(fù)中,這些屬性深深留在心里、成了儲藏室中的藏品。在頭腦中閃現(xiàn)、使用“交換”一詞時,我所想到的水是它曾經(jīng)予我的感受,帶給我的愉悅、清爽和透過無盡埃塵、云霧、渾濁、迷夢傳來的清涼,是一種不容置疑的得到,而未考慮作交換意義上的給予,故更像單向索求。不過,假如慮及在交換中我的角色與承擔(dān)的義務(wù),我的煩惱能作交換的籌碼嗎?又怎知我所拿出的煩惱能為水所接受呢?反之,我也無從判斷。
除了被我當(dāng)作標(biāo)志性的清涼,我從水中獲取到什么?當(dāng)我如愿“得到”清涼,我的煩惱真像是被我給出,給予了水,此刻印證了我過去于某個事件中一個時段上的水給出的這種“清涼”的性質(zhì),一種可以等價于煩惱的交換物,它是那樣兒透明、晶瑩,你找不到一個稱作內(nèi)外界限的邊,簡直讓人懷疑這就是煩惱的另一個面,譬如矛盾。以致拿出手的煩惱,變成對自我存在的求證過程的檢驗物。
但,如果在交換中,我未能得到我所想要的水的“清涼”,這“得不到”的狀態(tài)下,我的煩惱又是否給出?能被給出的煩惱還是煩惱本身么?未見清涼的煩惱怎能以“給出”的方式而對我示之以不在呢?“得不到”清涼這個形式,感覺“得不到”好像專為糾正我們面對此在的煩惱而設(shè)置的,即:“得不到”清涼這個形式,也“失不去”煩惱這個形式。這兒,在與水交換清涼時,交換的兩端,我把我作為一個符號不知不覺地代換進去,得失兩由之。換個角度,在交換過程中,我們“失不去”的煩惱才是我們內(nèi)在的“清涼”!
從“交換”中出來,再回到“交換”中去。當(dāng)面對水,用我和我的`煩惱去交換水的清涼及水本身;當(dāng)面對石頭,我用我的肉身去交換石頭堅硬的殼和一切形式的沉默;當(dāng)面對花,我則用我的愚鈍交換花的背后的花林……每次交換都有我作為世界的一部分的形象在其中。
“我用煩惱交換水的清涼”,再說這話時。我明白交換的本來:我所換回的是外在的事物屬性在我心里隱然存在的印象,當(dāng)再次面對這些事物時,心里潛在的印象被激活、被加強,從而成為此刻我的煩惱的交換對象的一種可能,一旦我對此對象真的放下要作“交換”的煩惱,那么可能也就成為事實,“外部”的對象的屬性被我獲取,替代了“煩惱”、替代了“我”。
【深度交換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深度說明交換機配置疑問 -電腦資料01-01
深度說明無線交換機的豐富特征 -電腦資料01-01
深度說明千兆以太網(wǎng)交換技術(shù) -電腦資料01-01
深度講解交換技術(shù)發(fā)展史 -電腦資料01-01
交換04-22
交換05-12
交換07-24
深度分銷,“深度”如何測量? -管理資料01-01
交換作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