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大學生作文四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jù)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作文 篇1
昨天在電視上看了大運會閉幕式,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閉幕式觀后感。節(jié)目套路和北京奧運會沒兩樣:武術,變臉等大雜燴,雜亂熱鬧一通。呆板,庸俗的歌手唱出沒有激情的歌。再對比一下俄羅斯的表演:夢幻,浪漫,真摯深情的女生獨唱打動每個人的心。節(jié)目的要害是沒有"愛",沒有"真善美",沒有精神實質(zhì)。不錯,武術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但它的性質(zhì)是對抗的,是對敵人用的。
20xx多年前古希臘舉行奧運會,希臘各城邦之間如有戰(zhàn)爭都會自動停止。運動員頭戴橄欖枝象征著和平。把武術,刀槍不入搬上各國人民友好聯(lián)歡的大party是不合適的。是有違公平,和平,友誼,浪漫的。假如你出使一個國家,一見面就送人一本"孫子兵法"作為禮物。人家會怎樣想?說明你的國家會用兵打仗?還是要人家學習你兵法,然后較量一下?如果那不是你的本意,你就應當送給人一本"圣經(jīng)"或是"論語"。我們民族有那么多的真善美的.民間故事為什么不能搬上舞臺?我們有梁山伯與祝英臺,有嫦娥奔月,有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我們有提出"仁者愛人"的大圣人孔子。北京奧運節(jié)目倒是提到了孔子,但呈現(xiàn)的是熱鬧的場面,并非孔子"仁愛"的精神實質(zhì)。佛教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為什么不展現(xiàn)她的"慈悲大愛"?中國人富裕了,物質(zhì)生活有了基本保障。解脫精神的貧困,情感的枯萎唯有老生常談的"真善美"和"愛"。
大學生作文 篇2
北京市海淀區(qū)的北京大學是一座宏偉而又美麗的學府。
走過寫著“北京大學”四個黑色姚體的大牌子 ,我們就來到了北京大學的教學樓群。那里的教學樓少說也有二十幾棟,一棟連著一棟。這些建筑四四方方,一旁栽著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令人神清氣爽。白中摻黑的墻壁用龍頭狀的鉤子掛著不同的科目牌子,教學樓的房檐四角微翹,琉璃瓦閃著誘人的光,花花綠綠的屋頂上畫著無數(shù)條龍在飛舞,散發(fā)出一種古典而又淳樸的氣息。
繞過教學樓,就來到了圖書樓下。抬頭仰望,修建過的`圖書樓矗立在大理石的平地上,玻璃的墻壁褶褶生輝,它的藏書量一看就知道是多么的巨大,仿佛一進去就會立刻沉浸在書海之中。
離開高大的圖書館,就來到了北大的人工湖,人工湖旁栽滿了柳樹,風一吹,柳樹搖搖晃晃,長長的柳枝插進水里,漾起一連了串水波。人工湖上有一艘龐大的石船,跳上石船,往被柳枝遮住的那邊看去,矗立在北大山丘上的博雅塔和圖書館的三角屋頂與碧綠的湖水形成了三角形的陣列,人稱“一塔湖圖”。
北京大學到處都有美麗宏偉的建筑,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大學生作文 篇3
大學,多少高三學子向往的地方。大學生活,每一個高中生都夢寐以求的的想去體驗一番。至少當時的我是這樣。但是,說句實話,大學對那時的我來說只是一種想象中的美好,但究竟如何,我想現(xiàn)在的我才對他有一定的了解。
天色剛亮,就可以看到校園里有人在樹陰中讀外語了,那種專注的樣子,讓行人都放輕了步子,怕打擾了他們。找個座位坐下來,掏出課本,一天的大學生活拉開了序幕。
漸漸路上的行人多了,打破了校園的寧靜,快到上課的`時間了,和同學邊聊著昨晚的球賽,邊走向教室。課堂上非?炀统两嚼蠋熅实闹v課中去,思緒跟著老師在飛揚,年邁的教授臉上透著青春的光彩。
下午放學后的時光是最難忘的,這是自己可以分配的時間了,可以去上網(wǎng),約會,聚餐,等等,同時也是各種活動舉辦的時間,從文體館傳來喝彩的聲音,足球場上一群學生在踢球,還有幾個小女生在喊著加油……
不知不覺度過了兩年的大學生活了,這兩年中真的是酸甜苦辣都有。不管怎么樣,我們都在一天天的長大,成熟,一步一步向著自己的夢想前進著。
最后,也不妨說一句:我的大學生活,真的非常精彩。
大學生作文 篇4
一、人際關系
在大學生活期間,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yǎng),學好文化知識固然重要,但處理好人際關系也是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
如果人際關系處理得當,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可以在心情舒暢的情況下輕松度過自己的大學時光。如果人際關系處理的不夠恰當,往往會給學習和日常生活帶來不必要的煩惱,甚至影響健康性格的形成。
現(xiàn)在的大學生大多數(shù)是在順境中長大的獨生子女。在中小學時期,由于學習成績優(yōu)秀,家長的關愛,老師的呵護,同學的羨慕,容易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升入大學以后,遠離家鄉(xiāng),性格依舊,受點挫折在所難免。大學生一方面涉世不深、缺乏人際交往經(jīng)驗,另一方面社會又是復雜的。一部分大學生既有與同學交往的愿望,卻又不知如何溝通,很難與人成為知心朋友;有的則因性格原因,帶來交往中的矛盾與沖突;有了矛盾又不知怎樣化解矛盾和解決矛盾,往往使矛盾升級;由于同學之間正常溝通較少,又容易引發(fā)隔膜、誤解與猜疑。這一切對于身心發(fā)育處于關鍵期的大學生來講,極其不利。久而久之,妨礙了正常的人際交往,甚至性格發(fā)生扭曲。
當遇到挫折或磨難的時候,雖然會使人沮喪或不愉快,但應該正確對待。挫折和磨難可以鍛煉出堅強健康的性格,對性格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如果在挫折和磨難面前一蹶不振,那是十分不可取的。因為在挫折和磨難中接受的教訓要比在順境中獲得的經(jīng)驗要深刻的多。這對學會人際交往,對融于學校、融于社會也是必需的。
大學生應該怎樣做人,怎樣成為有用的人?這首先需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性格各異,大學生要有容人的雅量。要嚴于律己,寬厚待人。不念人惡,不責人過。大學生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有心底無私天地寬的胸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信,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豁達,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
二、貧困生
在大學校園里,貧困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為了完成學業(yè),肩負著家鄉(xiāng)父老的熱切期望,他們比其他大學生面臨更大的壓力。貧困生的思想狀況大體上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積極進取型。窮則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類同學的素質(zhì)較高,性格開朗,自尊自強,在大學生中有較高的威信。無論思想品質(zhì),還是學業(yè)成績,都是大學生中的佼佼者。
另一種是消極封閉型。這類大學生不多,多數(shù)來自偏遠地區(qū)。在高中階段他們無疑是優(yōu)秀的,進入大學之后,他們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在高中時期的學業(yè)優(yōu)勢已蕩然無存,而面臨的是一種學習成績一般甚至降為差等生的嚴峻局面,心中充滿失落感。由于家庭的貧困,自我保護心理比較嚴重,導致他們自我封閉,性格沉默孤傲,不愿與人交談,不愿參加集體活動,對周圍的評價、對與己有關的事情比較敏感和偏激,總感覺自己處于被屈辱的地位。恥于承認貧困的心態(tài),甚至不愿接受困難資助。他們的自尊與自卑共存,既理智又偏激。個別學生的心理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情緒波動較大,對挫折的忍耐性較差,容易走極端。
對這類大學生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幫助他們走出心靈的誤區(qū)。以誠摯的關懷和熱忱的感情去感染他們,使其思想認識得到升華。以往的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的.好傳統(tǒng)應發(fā)揚光大,應與貧困生交知心朋友,學生之間應有和諧友好的氣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啟迪他們善良美好的心靈。學校應創(chuàng)造條件讓貧困生參加各種形式的收入相對穩(wěn)定的勤工助學活動,使他們能籌足學費、生活費,解除后顧之憂,完成大學學業(yè)。這要比直接給予助學資金的效果好得多。在勤工助學的過程中,他們有一種自食其力的自豪感,壓抑的心靈會得到舒展,同時也增強了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學校在給予助學資金時,也不宜張揚,使他們保持應有的自尊。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 。貧困生應調(diào)整心態(tài),敞開心扉,加強人際交往,融于校園集體之中,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
三、就業(yè)與創(chuàng)業(yè)
大學生剛一踏進大學校門,可能就在考慮畢業(yè)以后的就業(yè)問題。同學之間也時常談論起這個問題。大學畢業(yè)后能否順利就業(yè),這是個人問題,更是民生問題,關系著千家萬戶,關系著國家的和諧與穩(wěn)定。
現(xiàn)在的就業(yè)難主要是結構性就業(yè)難。不是沒有就業(yè)崗位,也不是沒有人才,而是人才與就業(yè)崗位不能匹配。高校在發(fā)展定位、專業(yè)設置、課程確定等方面上還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發(fā)展對高素質(zhì)人才的需求,缺乏針對性。在教學大綱的制定上,既應該為學生的繼續(xù)深造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又應該學以致用,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鍛煉實踐能力,使畢業(yè)生盡快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
大學生也應該主動改變就業(yè)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大學畢業(yè)后希望得到社會的承認,展示自己的才華,實現(xiàn)自身價值,這無可厚非,這也是成就事業(yè)的心理基礎。可國家每年的應屆大學畢業(yè)生有幾百萬,自己只不過是滄海一粟。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期望值不應過高。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鍛煉造就人,F(xiàn)在很多人仍然認為上了大學就有應該進大型國企。期望值過高,理想與現(xiàn)實有距離,這也是導致就業(yè)困難的一個原因。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意識還需培養(yǎng)和引導。這種意識應該在學校受教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而逐漸形成。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能好高騖遠。對于有志于創(chuàng)業(yè)的學子們來講,首次創(chuàng)業(yè)即使失敗了也不要緊,因為在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得到的歷練與磨難是參加任何其他工作無法獲得的,也是書本上無論如何也是學不到的,這種歷練將會受益終生。
毋庸諱言,女大學生的就業(yè)不容樂觀。她們受到一定程度的性別歧視:一是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二是女性生育哺乳期的存在使得勞動時間出現(xiàn)間斷,這是部分用人單位出于本單位利益最大化考慮少招或者不招女性的主要原因2 。作為用人單位,也應該充分理解國家目前面臨的就業(yè)壓力,為國家排憂解難,勇敢地承擔起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
當代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愿他們不負眾望,健康成長,成為將來建設國家的有生力量。
【大學生作文】相關文章:
大學生作文10-17
大學生作文12-01
長大學生作文07-15
優(yōu)秀大學生作文02-24
大學生優(yōu)秀作文05-01
軍訓大學生作文05-06
大學生軍訓作文12-13
【薦】大學生作文12-31
【熱】大學生作文01-10
關于大學生作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