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奶奶的臘八粥散文
農(nóng)歷“臘八”已經(jīng)成為我們一種民俗了。最具代表性的要說吃“臘八粥”。
我很小時候在礦山長大的,也不知道什么是“臘八粥”,只知道大人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之說。說明這個階段天氣寒冷,聽起來怪嚇人的。
當回到遼寧老家生活時候,懵懂的我聽奶奶講,這才知道“臘八粥”乃是佛教寺院煮來供佛的。其中的十八種干果象征著十八羅漢,后來這風俗傳到民間……小時候,正逢文革時期,奶奶家生活是很艱苦的,尤其在農(nóng)村,平時也很難吃上干果和細糧,能填飽肚子已經(jīng)不錯了。
奶奶是舊社會生長的人,盡管當時社會風行“破四舊”,但是仍堅持喜歡民間的習俗。也常和爺爺說,再怎么,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不能丟,俺信這個!盡管生活拮據(jù),但是細心的奶奶平時積攢雞蛋,存放在柳條編制的小筐內(nèi),待湊足了一籃子,就挎著用柳條編織的籃子,一雙“三寸金蓮”,扭動著瘦小的身體,深一腳淺一腳,急匆匆來到離家不遠的集市上賣掉……之后,用雞蛋換來的錢去購買大棗之類的干果。當時的農(nóng)村集市農(nóng)副產(chǎn)品并不多,就連干果之類的東西也很匱乏。為此,奶奶從入秋開始,就很早地準備購買,直到湊足為止……
每年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那天,是我最期盼的一天。原因是平時很難吃上香噴噴的大米飯,更何況是又甜又香的臘八粥了。清晨,寒氣襲人。奶奶早早地起來,穿著黑色臃腫的大襟棉襖,笨拙地挪動著身子,走到灶前生火煮臘八粥。這時候的我,也顯得特別勤快,也跟著起來,點起了稻草,拉起了風箱……
奶奶家灶臺是個大鐵鍋,她有條不紊地洗刷完之后,按步驟加水、洗糯米……按照奶奶的要求,我用一根木棍輕挑稻草,扒了底火,用溫火伺候。不久鍋里發(fā)出咕嘟、咕嘟的響聲,隨之,滿屋子里散發(fā)著撲鼻的粥香了;鹣缥宸昼娮笥遥呛戎嗟暮脮r候。鍋里的粥有一層黏黏的皮,粥皮下就是黏糊糊的、香噴噴的“臘八粥”。奶奶看到我迫不及待的眼神,麻利地用一只鐵勺為我盛滿一碗粥。我端到旁邊,熱氣騰騰的粥,讓我一時很難立即下肚,只好耐著性子,嘴唇貼著碗邊,沿著碗邊“嗖嗖”吸粥。品嘗一番之后,只好耐心地等待剩余的粥涼一涼,再吃。奶奶看在眼里,走過來撫摸著我的頭,用圍裙一角替我擦去粘在腮幫上的米粒,心疼地說,大孫子,別燙著,這粥夠吃……奶奶用心熬制的“臘八粥”熬出來,黏糊糊、甜絲絲,喝在肚子里暖融融的……同時,也熬出了幾分“年味兒”。
當下,盡管我們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質(zhì)生活豐富了,時常也品嘗到配置精致的“臘八粥”,但是奶奶熬的那又黏又甜的“臘八粥”的味道、那種親情的味道,讓我至今難以忘懷。也許當今社會快節(jié)奏沖淡了傳統(tǒng)習俗,也許我們忘卻了臘八節(jié)、喝“臘八粥”的真正意義,可是我們不能忘記舉家過臘八節(jié),喝“臘八粥”,即是民俗之美,也是人享天倫之美,予以傳承,其不樂哉?
【奶奶的臘八粥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臘八粥敘事散文05-01
臘八粥的味道散文05-01
奶奶的小院散文05-02
三奶奶散文05-02
姥姥的臘八粥生活隨筆散文05-02
奶奶的童心隨筆散文05-01
奶奶的謊話優(yōu)美散文04-27
清明憶奶奶散文05-03
又到臘八粥香時優(yōu)美散文05-04
懷念我的奶奶敘事散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