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_900字
《孟子》對我們當代中學生來說,需要有許多的閱讀量才行。雖然現(xiàn)在我們讀的書多了,但是有許多的同學不知道怎樣去閱讀,讀怎樣的書。這就要求我們正確分清怎樣的書才是好書,才是我們值得閱讀的書。我認為在分清好書的前提下,我們才能從書中獲得知識,才能有所收獲。才能從書中汲取源源不斷的知識。提到儒學,我們首先會想到的肯定是孔子和《論語》。作為儒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言論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我今天要為大家說的是儒家一位大師孟之的著作《孟之》。它也是四書五經(jīng)之一。它也是古代元明清三代科舉考試的題目,學者必讀之書。下面我就為大家講講。
《孟子》是被儒家學派稱為“亞圣”的孟子的著作。書中主要介紹了孟子的主要活動,政治學說以及哲學,論理,教育等思想。
孟子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派的一位大師,是戰(zhàn)國時候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的人,根據(jù)目前的說法,生于周烈王四年,即公元前372年。死于周郝王26年,即公元前289年享年83歲。
孟子師從于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弟子,對孔子的言論推崇備至,認為“自生民以來,未有勝于孔子也”。
孟子的一身大致于孔子相似,壯年從事教學,中年時以“平治天下為己任,游歷各國,反對“霸道”,提倡“仁政”,“王道”。在游歷各齊,宋,滕,魏等國二十多年后,晚年回到故鄉(xiāng)從事教育和著述。《孟子》一書就是他和弟子寫成的。
孟子在的戰(zhàn)國時期,社會的混亂程度比孔子在的春秋時期過之而無不及。根據(jù)《史記》的記載,當時秦國使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zhàn)勝強敵,齊魏王,宣王用孫子,田忌等人,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各方務于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而孟子卻宣揚唐,虞三代人的德政,所以他的主張沒有得到當權(quán)者的采納。
孟子抱著古圣先賢的救世之道,尤其是孔子的仁道主張,完全從救人的宗旨出發(fā)。為人論正義,為傳統(tǒng)文化的道德政治奔走呼吁,希望能找到一個肯行王道仁政,以救世為目的的領(lǐng)導人,促使他治國平天下。
在孟子的學說中,“以利之辯”是最重要的要點之一。孟子認為,縱使富國強兵,也還只是小利而已。只有從“仁義”著手去做,才是根本的大吉大利。
孟子持“性善說”,認為人性中具有“善端”。提出仁,義,禮,智四德,而重在仁義。行善論是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根據(jù),而性善論又是孟子的世界觀為基礎的。
值得一提的是,孟子的文章長于說理辯論,氣勢磅礴,對后世的散文創(chuàng)作也有很大的影響。
人生是短暫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很多思想與智慧卻能夠穿越時空,從遙遠的古代向我們款款走來,并且將一直下去,就像一條長河奔流不息,滋潤它的每一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