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風俗的作文十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jīng)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民族風俗的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1
春節(jié):潮汕人過年,從臘月廿三就已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方落下帷幕,其間的高潮當是“除夕”和“新年”。祭祖、貼春聯(lián)、圍爐、送壓歲錢、守歲、辭歲??這些習俗都要在過年夜(潮汕地區(qū)對“除夕”的說法)之前完成。 游神:把老爺請上金膝木雕做成的金壁輝煌的“轎子”,由選定的年輕力壯的青年抬的著,前導抬著“××老爺出巡”、“肅靜”、“回避”等匾額,猶如古代官員出巡。
潮汕民間舞蹈,如英歌舞、車鼓舞、駱駝舞、蜈蚣舞、麒麟舞、鱷魚舞、白馬舞、孔雀舞、鰲魚舞、雙鵝舞、舞鯉魚、舞九鱷、布馬舞、舞獅、舞龍、耍竹龍等,都是游神賽會時的把戲。
潮汕鑼鼓隊:每年正月至二月,各鄉(xiāng)各里游神賽會的標旗隊,有潮劇戲出人物,有潮樂隊,有潮汕鑼鼓隊,還有茶擔。標旗隊中穿袍的鄉(xiāng)里老大、著唐裝的童佬,洋洋大觀。晚間,在老爺宮前的戲臺上演潮劇,做木偶戲,熱鬧非凡。有的鄉(xiāng)村游神鑼鼓隊光鑼就有36面,有的鄉(xiāng)村游神后,連續(xù)演大戲。游神時鑼鼓聲、鞭炮聲震耳欲聾;人們的`個個喜氣洋洋,歡聲笑語不絕于耳。這些美妙絕倫的交織在一起,匯成了一首悅耳的新年頌歌,它是那么和諧,那么令人心醉。
發(fā)“壓肚腰”:午夜十二點,新年鐘聲響起時,家里的長輩則要給小輩們發(fā)“壓肚腰錢”(利市),已經(jīng)參加工作的小輩也要封紅包孝敬長輩!八蛪簹q錢是潮汕過年夜習俗中重要的一項,家里的長輩要給小孩壓歲錢,俗語叫‘壓肚腰’,意思是孩子們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贝笕私o小孩分發(fā)壓歲錢的同時,照例還有一番勉勵祝福的吉利話。到了睡覺時,將這份禮物名副其實地“壓”在孩子們的枕頭底下,伴隨他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除夕夜,共迎新的一年到來。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2
關于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還有很多很多,它既是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傳統(tǒng)文化。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一陣陣鞭炮聲響起,迎來了我盼望已久的春節(jié)。早上,吃完飯,爸爸媽媽要帶我去拜訪親戚,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新衣服要穿時,媽媽看見了衣服上的商標還在,于是拿來剪刀正要剪時,我連忙叫住:媽媽,過年時不能用剪刀,免得惹來口舌之爭。媽媽恍然大悟,馬上放下剪刀,用手扯下了商標。
晚上,媽媽請大伯、叔叔兩家人來我家吃飯,晚餐可豐盛啦,雞、鴨、魚、肉等擺滿了餐桌,飯后,垃圾桶的垃圾已堆成了小山,媽媽叫我?guī)椭牙沽,我搖了搖頭,媽媽有點生氣地說:長大了一歲,你倒是變懶了。我連忙解釋道:媽媽,過年時,不能倒垃圾,以免把財運倒了。叔叔、大伯們大笑起來,說我的年紀雖小,學問卻很多。媽媽也禁不住笑道:她呀,知道的比我還多。我聽后,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過年的`習俗還不止這些,還有:大年初一不掃地,怕把財運掃走;不倒水,以免把財運倒了?烧媸怯腥さ娘L俗。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3
苗族是什么顏色?紅色?紫色?藍色?我想,最貼切的莫過于——銀色!
我最常去的三亞,就有苗族聚集地,我曾去過那里。走進大門,幾個身戴銀飾的姑娘就撞入我的眼簾。喲!她們身上全是白晃晃的銀飾!這些銀飾將陽光反射,姑娘們似乎在熠熠生輝。哇,苗族到底有多少種銀飾啊?
越往里走,姑娘們的銀飾就越華麗,尤其是頭上的帽子:帽子非常大,上面嵌著用銀做的花,花看起來很薄,不堪一擊,實際非常堅固,而且這些花的做工很精細,仿佛能看見花瓣中的脈絡。他們脖子上戴的項圈也絲毫不遜色于帽子,圈上雕刻著龍鳳,還掛著“元寶””、“鯉魚”等象征著吉祥的小鈴鐺,中間還掛著一個笑瞇瞇的小佛祖,附帶一個能鎖住福氣的大銀鎖。耳釘同樣也很搶眼,幾條長長的流蘇垂在肩上,把苗族姑娘本身就很俊俏的臉,襯托得更加美麗動人。小玩意兒雖然山,但是精美程度絕對不輸給大物件——有精致的`銀戒指,有掛著鈴鐺的手鐲,還有裙子上點綴的小銀片……這簡直就是銀色的世界、銀色的海洋,仿佛銀色就是為苗族而生的!
從一位講解員口中了解到,他們的銀飾以大為美,以重為美?墒呛苤氐你y飾,戴在身上合適嗎?我隨機向了一位苗族姑娘,她用普通話回答我說:“你別看帽子這么大,但是這些花啊、角啊都做得很薄,項圈的掛飾都是中空的,各種小東西也就一點點,也不會很重。從重到腳一共……大概兩千克左右吧……”“兩千克啊!這么重!”我驚叫起來。苗族姑娘搖搖頭,笑著解釋:“沒有啦!這可是我們苗族的文化瑰寶,兩千克也不為過!蔽疫@才明白,這銀色,就是苗族人生活的大部分!
好一個銀色的苗族,這少數(shù)民族服飾中的一雜奇葩!這五十六種顏色,編織成了璀璨的華夏文明,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4
我的家鄉(xiāng)在新鄉(xiāng),是河南省境內(nèi)的一座小城市。我們那的習俗很特別,每到臘月的二十三我們就會吃一種叫“祭灶糖”的芝麻糖。聽說是為了送火灶上的小神仙上天言好事的,粘上神仙的牙,讓他在玉皇大帝那只說好話,不說壞話。到了第二天,臘月二十四各家各戶就開始打掃衛(wèi)生了,全家老少齊上陣,把家里的犄角旮旯都清理干凈,等著過年了。臘月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去買蠟、二十九貼年畫、三十包餃子。餃子里包進洗干凈的鋼镚,誰吃到了,就預示著新一年的'好運。到了大年初一人們都換上漂亮的新衣服,開始挨家挨戶的拜年了。孩子們還能掙到壓歲錢,和大把大把的糖果瓜子。開心極了。
我家鄉(xiāng)的風俗有趣吧?你們那里的風俗是怎樣的?你能給我說說嘛?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5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56個民族,像56朵花點綴在祖國各地,不同的習俗,不同的語言裝扮著祖國。
先說說蒙古族吧。蒙古族也叫馬背上的民族,他們不僅喜歡騎馬,也喜歡喝奶茶。在風吹草地現(xiàn)牛羊的草原上吃著羊肉,喝著奶茶,拉著馬頭琴,過著美好的生活!
再說說壯族吧。壯族大部分住在我國西南地區(qū)的山林里,那里山清水秀,是盛產(chǎn)民歌的好地方。他們有許多獨特的風俗,比如:雞蛋不是裝在籃子里,而是用草繩一條條串起來;他們頭上戴的斗笠,下雨時戴在頭上,不下雨時當鍋蓋用;他們還有搶婚的習俗。
其他的.民族比如:苗族人喜歡用銀飾品裝扮自己,回族人不吃豬肉,彝族有火把節(jié),傣族有潑水節(jié)。
各自的民族有各自的風俗,匯在一起,就是中華民族大家庭!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6
我的家鄉(xiāng)在浦城,這是個很小的縣城,但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著中華的傳統(tǒng)民俗,這表示著大家對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從春節(jié)開始說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點多就開始吃年夜飯,“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顏色是金黃色的,象征著家家年年都繁榮,兒女能夠孝敬長輩。吃完晚飯后,我們是從不出門的',聽奶奶說:“若出了門會把大家的好運給帶走的!彪m然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依然能夠玩的有聲有色。大人們在家中打牌打個通宵,孩子們放煙火放得起勁!這表示大家的好運年年,財運年年……除夕過后,換來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歡迎哦!
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后就先喝一杯“桂花蜜”,這是我們孩子的最愛,味道甜甜的,香香的……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飯后就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就要包壓歲錢,孩子們得到壓歲錢后可開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亂花錢的,這又代表著大人們在這一年里很難很難掙到錢,運氣也不太好……給長輩們拜完年后,女孩在家?guī)透改父苫睿泻⒕透S大人們?nèi)ジ髯缘挠H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過的十分開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廟里去燒香,給菩薩請安,讓菩薩保佑子孫滿堂,兒女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過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復正常了,大人們工作的就繼續(xù)工作,孩子們該去復習功課,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了,這個春節(jié)是令人難忘的。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7
帖春聯(lián)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節(jié)的前的幾天,街上就擠滿了大聲叫賣春聯(lián)的小販。擺在攤子上的春聯(lián)更是琳瑯滿目,讓人應接不暇。每張春聯(lián)上都寫著祝福的話語,但各有不同,耐人尋味,有的春聯(lián)上寫著:“和風吹綠江南柳,春雨催開塞北花”,有的春聯(lián)上寫著:“水水山山處處畫,家家戶戶年年豐”。短短兩句,寫活了新春佳節(jié)人們心中的美好心愿。
聽爺爺說,春聯(lián)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边@首詩中的'新桃和舊符便是春聯(lián)的原型了。春聯(lián)也是對聯(lián)的一種,其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從五代十國時開始,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了,但它的最鼎盛時期還在明清兩代。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傳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lián)一副!背σ梗H自微服出巡,以體實情。一次他發(fā)現(xiàn)一家未貼春聯(lián),問后方知是一閹豬者,不知該怎么將自己的經(jīng)營內(nèi)容寫進聯(lián)句。朱元璋聽后,尋思片刻,為閹豬者題聯(lián)曰:“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庇纱丝梢姡煸斑@位馬上皇帝,在弘揚和發(fā)展春聯(lián)事業(yè)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到了康乾盛世,春聯(lián)藝術日見完美。不論從內(nèi)容還是從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滴跻彩亲(lián)的高手,他題的鎮(zhèn)江金山七峰閣聯(lián),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聯(lián):“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春聯(lián)發(fā)展到今天,已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春聯(lián)這一古老的長青之樹,必將在新的世紀中展示誘人的姿容。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8
春節(jié)就是農(nóng)歷新年,是華人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降臨,萬象更新,象征著一年的開始;標志著人生的另一個起點。
春節(jié)之所以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jié)日,是因為通過這個節(jié)日的慶祝儀式,能加強家庭聯(lián)系與親情。諸如吃團圓飯、向親友拜年送禮等等,這些習俗都在提醒人們,家庭在社會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無不隆重而熱烈的慶祝這個節(jié)日。春節(jié)的慶;顒樱瑥霓r(nóng)歷正月初一開始到農(nóng)歷正月十五,一連15天。
古代帝王繼位,為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歷法,因此歷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漢武帝繼位,決定重修歷法,使之統(tǒng)一。今日我們所采用的歷法是漢武帝以后,經(jīng)過多個朝代修定的。
歷代皇室慶!按汗(jié)”的場面往往反映出那個朝代的強盛、穩(wěn)定與繁榮,國家越富強,慶祝儀式就越隆重。
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家家戶戶都在節(jié)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一些家庭還在門上貼上春聯(lián),寫上吉祥聯(lián)語,祈求好運,年年豐收。
春聯(lián)在我國華人社會已逐漸簡化了。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人們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單字當作裝飾品掛在門上或墻上,有者還特意把這些單字倒貼,那是因為“倒”與“到”諧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如:爆竹聲聲三羊開泰羊群來鞭炮陣陣萬馬齊喑馬兒過。
送灶神
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道教徒的重要節(jié)日,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人們都希望灶神上天說好話,因此這一天道教徒特別準備了豐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年糕
在春節(jié)前夕,一般家庭都忙著制作糕餅等食品,既可當禮品,也可用來款待到訪的親友。年糕(又稱黏糕)是一種象征吉利的春節(jié)必備佳品。這種用糯米制成、帶褐色、黏性大的糕品,因名稱與“年高”諧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含義。
送禮
送禮是向親戚朋友表示敬意與愛意的表現(xiàn),根據(jù)華人尊老敬賢的傳統(tǒng),幼輩應送禮物給年長者。比如女婿在春節(jié)前一周送禮給岳父岳母,為了表示吉利,禮品都是雙數(shù)的,在傳統(tǒng)禮節(jié)上,受禮人都要回禮,以表示謝意。這種互贈禮物的習俗,正是華人“禮尚往來”的處事態(tài)度。
團年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jiān)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
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xiàn)出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yǎng)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祭祖
華人過節(jié)總不會忘記死去的先人,春節(jié)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我國華人普遍采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
迎春
根據(jù)華人的計時方法,新的一年及生肖是晚上11點鐘開始,因此傳統(tǒng)的迎春時間多在晚上11時正。不過,在新加坡,大多數(shù)人是在午夜12時正迎春。
一般華人仍有迎接財神爺?shù)牧曀,人們也在這一天涌到寺廟去許愿或祈求平安。
拜年
傳統(tǒng)上,拜年的習俗是晚輩向長輩跪拜、祝福。不過對于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來說,跪拜是令人感到別扭的,他們都不再遵循這種習俗,今天普遍的做法是,雙手捧著一對柑向長輩祝福。
送柑是中國南方人的過年習俗,由于廣東話“柑”與“金”諧音,送柑(送金)就表示吉利、好運。而華人有“好事成雙”的觀念,因此當人們提著一袋袋柑向親友拜年時,袋里裝著的柑不是兩粒就是四粒。
為了對長輩表示尊敬,送柑須用雙手奉上。按照習俗,當客人告別時,主人也得以柑回禮,以示互祝好運。
紅包(壓歲錢)
除了送柑,派“紅包”也是華人新年的另一種習俗,華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征活力、愉快與好運。
派發(fā)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根據(jù)華人的觀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里的錢,只是要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征好運。因此,在分派紅包的長輩面前打開紅包,是不禮貌的做法。
元宵
春節(jié)的傳統(tǒng)慶祝儀式長達15天,人們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向親戚朋友拜年。在慶祝元宵節(jié)之后,春節(jié)就告結束。
元宵這一天,佛教徒與道教徒一般上是到廟里許愿。元宵是月圓之夜,使人聯(lián)想到愛情,這個節(jié)日對戀愛中的情侶特具意義。
元宵也稱為“燈節(jié)”,中國古代自唐代以來就有觀花燈的習俗,新加坡人可在這一天舉辦燈籠制作比賽及花燈展覽。猜“燈謎”也是古代“元宵”節(jié)活動之一,謎語有猜字、短句、歷史人物等等,種類繁多,包羅萬象。這種古老的游戲有助于提高我們對華文的理解能力,應加以提倡和推廣。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9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廣西人, 我愛廣西,愛廣西的山、廣西的水。
廣西有許多處山水城市,有桂林、陽朔、北海、賀州……最能代表這個特點的便是全國聞名、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兩千多年的歷史,使桂林有了豐富的文化底蘊,便形成了其天然的各種溶洞、清澈見底、水平如鏡的漓江、貌似大象的象鼻山。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峰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各種天然奇觀盡聚桂林,象鼻山,就是桂林的.象征,它因山形酷似一頭大象。她神奇壯觀、形象兼?zhèn)洌悄_之間的水月洞就如同一輪臨水皓月,構成“象山水月”的奇景,瀟瀟灑灑。
桂林的山水也是獨一無二的。人們常說“人間仙境、夢幻漓江。這話一點也不錯?吹谝谎劾旖,只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清澈而平靜。山的倒影再倒映下來,美得無與倫比。漓江是美的,它不會被任何天氣影響以至丑陋—晴天,青峰倒影;陰天,漫山云霧;雨天,漣漪圈圈。
我愛廣西的景色,也愛廣西的食物。
廣西有三大名粉:桂林米粉、柳州螺絲粉、南寧老友粉。桂林米粉以爽滑而聞名,桂林米粉入口香,爽滑,細嫩,容易入味;柳州螺絲粉和南寧老友粉都是以辣聞名,辣讓食客更有胃口,為食客增加了食欲。
我們廣西人,熱情好客,有客人來,他們會唱起山歌,跳起山舞;他們又會拿出最好的食物和客人分享,還會搞一些活動讓客人增添樂趣。
讀文章的你,如果來到了廣西,不要忘了逛逛桂林,吃吃三粉,這會讓你領略到廣西的美麗與魅力!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10
我特別鐘愛于蒙古族,因為我流淌的血就是蒙古族的血統(tǒng)。蒙古人的大汗成吉思汗英勇善戰(zhàn),激勵著他們的后代。望著英勇的前輩,我真是敬佩不已。
說起內(nèi)蒙古的美麗,沒有領略過它風光的人大概很難想象。且不說那雄偉的大青山,滔滔的黃河水,只看那無邊無際的草原就足夠讓你留連忘返了。如果你夏天來到草原,看到的將是一瀉千里的綠,平地是綠、溪水是綠的、線條柔美的小小丘也是綠的,到處都布滿了綠色,直到和天際相聯(lián)。在寬闊的綠野上,點綴著數(shù)以千計的野花、姹紫嫣紅把草原打扮得更加迷人。而那星星點點散布在草原上雪白的蒙古包與流動著的馬群、羊群、牛群更加點綴著這幅美麗的'畫。
有時候,服裝往往會體現(xiàn)出一個民族的信仰和特點。蒙古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歡穿蒙古袍。男袍一般都比較肥大,對于袍子的顏色,男子大多喜歡穿藍色、棕色。女子則喜歡穿紅、粉、綠、天藍色女袍比較緊,以顯示身材苗條和健美。蒙古人認為,像乳汁一樣潔白的顏色,是最為圣潔的,多穿于盛典、年節(jié)吉日時穿用;藍色則象征著永恒、堅貞和忠誠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紅色是像火和太陽一樣能給人溫暖、光明和愉快,所以平時多穿這樣顏色的衣服。腰帶則更是蒙古族服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男子扎腰帶時,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騎乘方便,又顯得精悍瀟灑,腰帶上還要掛上“三不離身”的蒙古刀、火鐮和煙荷包。女子則相反,扎腰帶時要將袍子向下拉展,以顯示出嬌美的身材?傊晒抛宸椏傮w上表現(xiàn)為自然大方缺細琢精雕的沉穩(wěn)風俗。
而蒙古族的白節(jié)就是一個十分隆重的節(jié)日。白節(jié)又稱新年。古代蒙古人以白色為純潔、吉祥色,所以又稱春節(jié)為白節(jié),在白節(jié)對蒙古人互相饋贈白色之物、互相抱吻,互送祝福。白節(jié)在臘月三十日晚上,全家穿上節(jié)日盛裝,歡聚一堂、拜賀新年。通常全家老少燒香拜佛,然后晚輩向家長獻哈達、敬酒、禮拜。初一清晨家族開始拜年。白節(jié)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結束。
哦!多么獨特的蒙古族,我愛你。
【民族風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民族風俗作文04-16
民族風俗的作文06-20
民族風俗的作文03-05
民族風俗作文07-01
關于民族風俗的作文09-22
實用的民族風俗的作文04-17
(精)民族風俗的作文08-25
民族風俗作文13篇07-25
民族風俗作文14篇06-26
民族風俗作文(13篇)09-25